活埋大清朝

大羅羅

歷史軍事

“嘩啦啦……” 壹盆涼水猛地就澆在了正睡得香甜的朱和盛的腦門上,朱和盛壹個激靈就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445章 敵在紫禁城!

活埋大清朝 by 大羅羅

2022-8-21 10:22

  “大將軍,咱們好像……被包圍了!”
  朱仙鎮的北門城樓上,美美睡了壹覺,睡到十二日晌午才起的吳應麒,這個時候突然得知了壹個很壞的消息——他被包圍了!
  昨兒還好好的,壹路勢如破竹,還在朱仙鎮撈到了十萬看著還算精壯的百姓,眼看著大周燕王就要當上了……剛才做夢的時候好像還起兵靖難來著!怎麽夢壹醒就被包圍了呢?
  這是怎麽搞的?
  “大將軍,”正在說話的是劉玄初,他已經在城樓上站了好壹會兒了,壹直在觀察敵情,“清虜看來想用圍而不打的辦法困死咱!他們用大車和土袋子在咱們的四面壘成了四個車城,而且還在挖掘長壕,布置拒馬……整個晚上都在忙活!”
  “大將軍,”吳周的鐵騎總管將軍馬寶接過話題道,“清虜是想逼咱們打他們的車陣……昨晚上真是疏忽了,居然給了他們壹個晚上築壘挖壕!現在壕雖然沒完工,但是從車壘已成!”
  “不是咱們疏忽,”吳國貴搖搖頭,神色嚴峻,“是咱們的騎兵馬隊終究沒有清虜那麽多,而且河南的地形又有利於騎兵。
  大將軍您看那車陣後方壹二裏開外,那壹片片的都是馬隊!光是北門之外就有不下壹萬五千騎,另外三門之外也差不多。清虜這次起碼動用了六萬騎兵和數量更多的步軍包圍咱們……不好打了!”
  吳應麒眉頭緊鎖,他也知道壞事兒了!
  如果光是那四個車壘,或是只有幾萬騎兵,他都有必勝的把握。哪怕布成車壘的清軍步兵和騎兵壹起列陣而戰,吳應麒也有把握用十萬人把他們打垮。
  但現在的問題是車壘加騎兵……車壘比尋常的步陣要堅固太多了!而且車壘可以防炮防槍,很不容易啃下來。
  而騎兵又可以迅速移動,因此他們可以迅速集中。別看清軍的騎兵現在散在朱仙鎮的四面,但吳應麒只要集中力量攻打其中壹個方向上的車壘,這六萬騎就能集中起來支援——這些騎兵既可以下馬作戰,進入車壘參加防禦戰,也可以進行沖陣,還可以在吳軍突圍而走的情況下展開追擊。
  也就是說,吳應麒如果不能打破朱仙鎮外所有的四個車陣,將清軍擊退,他想要突圍回許州都困難!
  而他就算將所有的車陣都打破了……因為他的騎兵依舊比對方少,而且步兵也會因為連續攻堅而筋疲力盡,所以他大概率也很難將敗退的清軍壹舉全殲,甚至很難將之大部殲滅。
  這就使得清軍依舊有再戰的能力……至少可以繼續用焦土戰術和打擊吳軍補給線的辦法對付吳應麒。
  而吳應麒卻不得不在取勝之後南撤回去拿軍糧……這壹來壹去,耽誤時間不說,還會消磨大軍的銳氣,還會讓吳周內部的主和派擡頭!
  想到這裏,吳應麒哼了壹聲,對左右道:“清虜來得正好!咱們就在朱仙鎮把他們打光!只要打光了他們,天下就是咱們的了!
  傳令下去,白天先打造盾車,再從百姓之中挑選壯丁,編成隊伍,晚上讓他們推車……沒輪到值守的弟兄們都叫他們好好歇著,晚飯再吃頓好的,等天黑之後就和清虜夜戰!”
  吳應麒的戰略雖然不怎麽行,但是他的戰術水準還是在線的。用盾車打車壘顯然是最好的辦法了,而選擇打夜戰也是最有利的。吳周軍是勝兵,士氣高昂,而且老兵很多,在戰場上更加主動,夜戰能力必然是很強的。
  跟在吳應麒身後吳周軍將領們聽完主帥的吩咐,頓時也來了精神,大聲應答領命,然後紛紛轉身離去,各回各自的部隊,去準備今晚的夜戰了!
  ……
  同樣在這個白天,在北京城的周邊,同樣在醞釀著壹場變故!
  這實在是壹個山雨欲來的白天啊!
  在北京城附近壹個叫做龐各莊的村子裏,突然響起了壹陣犬吠的聲音。伴隨著狗叫,就看見兩個穿著長袍,戴著瓜皮帽,提著寶劍,還背著包袱的人,腳步匆匆地閃進了莊子裏面。
  這兩人到了莊子當中壹處很陳舊,但是依然顯得非常氣派的大宅子前面,輕輕地扣響了房門。
  過了壹會兒,裏面才響起壹個女子的問話聲音:“誰啊?”
  門外兩人中的壹人回答道:“是楊先生叫我們來的!”
  門吱呀壹聲打開了,壹個十七八歲的美艷少女拉開了院子的大門,有點緊張地看著外面的兩人。
  門外兩個漢子沒想到開門的居然是怎麽壹個美人兒,也都是壹楞,其中壹個還問:“這裏不是龐寡婦家嗎?”
  就在這時,楊起龍的聲音從門內傳來了:“紫雲,還不把客人請進來。”
  原來這女子是楊起龍的妹妹,名叫楊紫雲。她和楊起龍的爹媽早就沒了,所以她打小就由楊起龍領著。在楊起龍南下前,就把她托付給了自己的老相好龐寡婦。
  “二位,裏邊請吧!”
  楊紫雲聽見哥哥的吩咐,就將二人請進了院子,然後又關上了房門。
  隨後他就將這兩名訪客帶進了壹間非常寬敞的屋子,屋子裏面的陳設也很舊,但依舊可以看出昔日的豪華。很顯然,這處宅子的主人曾經闊過,只是現在有些沒落了。
  楊起龍穿著身紅色交領布袍,頭上戴著個黃色的風帽,笑吟吟在壹張太師椅上坐著,看見來客進來,才站起身拱拱手道:“張大哥,焦三哥,妳們可算來了!坐,坐下慢慢聊。紫雲,妳去叫香秀準備酒菜,我要和兩位兄弟來個壹醉方休!”
  “嗯。”楊紫雲答應了壹聲,就壹陣風似的往後院去和龐寡婦壹起準備好吃好喝的了,偌大的廳堂之內就剩下了楊起龍和來訪的二位賓客。
  這兩位訪客都有點年紀了,被楊起龍稱為“張大哥”的人看著有五十多歲,胡子花白,滿臉滄桑,兩只眼睛還露著兇光。而那位焦三哥看著年輕壹些,胡子還是黑的,身材非常魁梧,壹樣目露兇光,看著就是個亡命之徒。
  “張大哥,焦三哥,”楊起龍看兩人都落了座,就笑著道,“這大清國的漕運呢,是肯定通不了了……漕幫的弟兄們日子壹定都不好過吧?”
  原來這“張大”、“焦三”本不是楊起龍所領導的北直隸反清團體的壹員,而是通州、天津壹帶的漕幫頭目。
  大清朝的北京城壹直就是個消費型的城市,每年都需要通過漕運輸入大量的物資,自然就產生了依附漕運生存的群體。
  而大清建立初期所奉行的“圈地”、“占房”兩大“弊政”再加上後來的沿海遷界,又把許多明朝的“老北京”和直隸沿海的居民都逼到漕運上去找飯吃了。
  不過吃漕運飯的人,哪怕心裏面恨大清恨得牙根癢癢,但終究端著大清的飯碗,所以造反精神是不大夠的。
  歷史上,張大、焦三雖然都參加了楊起龍的造反,但是他倆卻沒拉出多少漕幫兄弟。
  但是現在情況不壹樣了,漕運斷了,漕幫兄弟的飯碗都砸了!
  而大清朝自己已經是過江的泥菩薩,當然也不可能去救濟壹群沒飯吃的漕幫兄弟了……而楊起龍手裏卻有大把的黃金!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