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6章 看上像個有德君子
活埋大清朝 by 大羅羅
2022-8-21 10:22
大仙閣內,壹片寂靜。
過了半晌,才聽見天王朱朱慈炯沈著聲問:“要天下為公?那,那我還當不當天子?”
朱和墭瞅了眼這個覺悟很低的老子壹眼,正色道:“您能不能當上天子自然看您有沒有當天子的德行了……天子這壹行,得以德服人,得有德居之!”
以德服人?朱天王心說:那我和康熙誰的德比較多呢?搞不好是他多啊!我這輩子好像也沒幹過什麽有德的好人好事兒啊,能當天子嗎?
“太孫,”大波玲也有點擔心地看著朱和墭,“有德沒德的誰知道啊?您擔那麽大的幹系反清復明,如果因為沒幹什麽有德的事兒,將來當不上天子……”
“唔……”朱和墭聽了這話就狠狠瞪了大波玲壹眼:妳怎麽說話呢?這是要家法伺候嗎?
大波玲被朱和墭壹瞪,頓時就乖了,壹句話都不敢多說,還下意識的摸了下自己的屁股。
朱和墭這才把目光收回來,又恢復了“盜”貌岸然的模樣兒,壹本正經地說:“有德沒德的不是我們自己說了算的,得讓天下人……至少是追隨咱們的人覺得咱們是有德。而要讓別人覺得咱們有德,那咱們至少得看上像個有德君子!”
“看著像?”
“怎麽才能看著像有德君子呢?”
“是啊……衰仔,妳這樣子那麽兇,看著就不像有德啊!”
朱和墭瞪了那個亂說話的爹壹眼,正色道:“佛靠金裝,人靠衣裝……要想看著有德,就得穿上壹身艱苦樸素的有德君子服!”
……
“想當初,老子的朝廷才開張,攏共才有十來個君子兩千個兵……”
朱和墭今兒起床後的心情看著就很不錯啊,壹邊哼著戲,壹邊讓大波玲伺候自己穿上新做的君子服!
所謂的君子服,就是壹件交領布袍,壹帕麻布角巾,壹根麻布腰帶——真是非常的艱苦樸素啊!
不過這身艱苦樸素的君子服和吳道子畫的孔子像上的孔子是壹樣的打扮……這叫儒道復古,或者叫“原儒”!
就是原本的、最初的、會砍人的儒家。
除了這身艱苦樸素的“孔子服”,朱和墭還為自己準備了最符合原儒審美標準的裝飾物,壹柄長劍,壹支鳥槍,壹卷論語。
以後“原儒”的形象,就是跪坐在草席之上,手裏攥著壹卷論語,腰帶上插著長劍,身後是壹堵沒有任何裝飾的土墻,壹支鳥槍就靠在土墻上……通常還是個大胡子男,這樣看著就很有道德,就很會以德服人啊!
唔,如果還有誰不服氣,那就在腰帶上加掛壹枚手榴錘!
這甜火藥手榴錘在如今就是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啊,是專門用來以德服人的!
大波玲將壹帕角巾戴在了朱和墭頭頂上壹團小小的發髻上後,又伏下身子,替他穿上了老布鞋,最後又把壹柄沒有任何裝飾的,非常古樸的長劍交給了朱和墭。
穿戴完畢之後,大波玲就笑著對朱和墭道:“世子爺,起來走兩步讓奴家瞧瞧。”
“嗯。”朱和墭應了壹聲,就從椅子上站了起來,在自己的臥室裏面大搖大擺走了幾步,最後站在壹面很大的銅鏡前頭,然後註視著鏡子裏面的自己。
換上新衣服,又修剪了壹番過於濃密的胡須後,果然英俊多了,而且看上去還很兇很有德,怪不得大波玲喜歡的不行呢!
“不錯!”朱和墭笑著點點頭,又對大波玲道,“玲姐,今天是大日子,妳也壹塊兒去吧!”
大波玲笑道:“世子爺,您說什麽呢?自古男主外、女主內,奴壹個女子,又是做妾的,怎麽能和您壹起上朝呢?”
“壹起吧!”朱和墭看著大波玲道,“妳雖然是我的妾,但是這朝廷卻有妳壹股……今天是朝廷正式開張前的會議,妳要不去,誰能替妳爭這壹股?妳是我的人,妳的這壹股也就是我的壹股啊!”
大波玲明白了,朱和墭明著是要大波玲去爭壹股,實際上是想替他自己多爭壹股的話語權。
“好的,奴家聽世子爺的!”明白了朱和墭的心思,大波玲也不再推辭,當下也換上了壹身出門衣裳。上身壹件幹凈利落的紅色交領小襖兒,將壹副好身段勒得玲瓏浮凸。下身則是壹條細褶數十,色如月華的月華裙。還順手拿了壹支轉輪打火槍插在後腰,手裏還拎了柄長劍,仿佛是個忠心耿耿的女保鏢。
“走,”朱和墭吸了口氣,“咱們壹塊兒上朝去!”
說是上朝,其實就是去隔壁朱三太子居住的原揭陽協臺衙門的大堂開會——討論怎麽開朝廷!
之前朱和墭和朱慈炯、諸葛軍師、龐太監、大波玲在縣衙後花園的大仙閣開的小會,只是定了要以朱三太子、朱三太孫之名開辦個朝廷,同時還定了這個核心小集團內部的座次和決策機制,最後還定下了“天下為公和儒道復古”的大原則。
但是這個大原則只在朱和墭、朱慈炯、諸葛三和、龐永忠、葉玉玲等五人那裏達成了壹致。後來又得到了於老爺子、郭師爺、馬秀才、李老財、林阿虎、蘇勇、趙忠義等人的支持。
但是還沒有取得陳永華、邱輝、邱榮、劉國軒、陳上川、還有延平王鄭經等人的支持。
而他們支持……目前只能通過會議,而不是武力強行取得。
畢竟朱三太子、朱三太孫這壹派的實力非常有限,在將貴嶼都、天王寨、靖海堡的全部人口,隆井都、隴田都、成田都半數的人口都集中到了揭陽縣城及其周邊,並且對揭陽縣城之內和城外“揭陽島”——就是揭陽縣城所在的南北溪及兩溪運河所隔出來的島嶼的民戶進行了初步的點驗之後,得到的總數也不到三千。
所朱家父子新開的朝廷能夠保持的常備之兵往多了說,也就在兩千五百左右。
這點兵力可壓不倒鄭明這壹系的各處山頭,因此就只能當有德君子,好好的說理了。
……
揭陽縣城,原清軍綠營揭陽協臺衙門之外,戒備森嚴二三百朱家精兵。這些精兵都身披布面鐵甲,頭戴紅纓槍盔,懷裏抱著滿洲式樣的長刀,腰裏掛著填裝了黑火藥的手榴錘,在轅門前的校場上列成兩排,昂首凸肚,好不威武。
而在這兩排大刀錘子兵之前的,則是十來個布衣角巾長劍的有德君子和穿得比較正常的大波玲。
騎著高頭大馬,在幾百個鄭家鐵人軍保護下陳永華、邱輝、邱榮、劉國軒,還有剛剛從欽州灣的龍門島趕來的陳上川剛壹入校場,看見這幫“艱苦樸素”的君子,全都大吃了壹驚。
什麽意思?
今天不是商量開朝廷嗎?怎麽這樣打扮呢?難道是要哭窮嗎?要真的缺錢大家還可以商量的,看看去哪裏搶壹點來花用,所以不用這樣省啊!
這穿得跟窮鬼似的,讓圍觀的揭陽縣百姓看著印象多不好啊!
陳永華、邱輝等人正發楞的時候,那個貌似關公,現在又穿得跟壹個清貧君子似的朱三太子和他兒子朱和墭已經手按劍柄,大步向前,迎著陳永華、邱輝走上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