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稍候...关闭

智人

嶺南仨人

科幻小說

106337號平行時空。
太陽系,第三行星——藍星。
公元2017年,3月19日。<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六百二十二章 發芽

智人 by 嶺南仨人

2023-9-11 22:17

  文明火種通過這種方式不斷制造鈣45、鈣47放射性元素,然後使用周圍的巖層作為原材料,生產出復合矽鐵層、核輻射吸收層、大量儲能細胞。
  有了簡易的核電池,文明火種正式展開。
  各種工作細胞不斷提煉周圍巖層之中的矽酸鹽、鋁土、冰水和各種微量元素。
  作為碳基生物的要素:碳、氫、氧氮、磷、鉀,這六個元素之中,該星球除了氮含量比較少之外,其他元素豐度還可以。
  氮含量比較少,並不代表火種基地就不能大量生產細胞。
  李青葉早就考慮到這種問題,他利用元素族化學性質相類似的特點,研發出了壹套全新的技術——[碳基生物核心構成元素的替代]。
  這壹套技術可以解決壹部分星球,缺乏某種元素,導致碳基細胞無法大量復制的難題。
  比如土衛九缺乏氮元素的情況,這種情況在各種小行星,無大氣層行星、無大氣層衛星上,是非常普遍的現實。
  雖然地下巖層之中,肯定還隱藏著壹部分氮氣,加上壹部分以化合物形式固定下來的氮元素,如果全力開采,肯定可以找到壹點。
  但是這樣做的性價比太低了,而火種基地的發展原則,是以最快的速度、最小的資源、最便捷的方式,達成最大的發展。
  因此與其去開采稀少了的氮氣,還不如利用當前比較豐富的元素,替代氮元素在細胞之中的作用。
  作為氮族元素之壹的磷和砷,在土衛九的巖層之中,含量都比氮高好幾個量級。
  因此火種基地的智能系統,根據基地周邊的元素豐度,采用氫—磷、氫—砷平替壹部分氮元素,將氮元素在細胞之中的使用量,減少到正常水平的0.27%左右。
  而這種平替方案,雖然會影響細胞的壹部分功能,但這些影響都是可以接受的,也是可以調節的。
  火種基地追求極致的性價比,自然不會為了貧瘠的氮元素,而大動幹戈。
  猥瑣發育才是王道。
  不到壹個星期時間。
  火種基地以撞擊坑底部為中心,向四面八方的地下擴張。
  這種擴張並不是盲目的擴張,而是有明確的目標,而且還不追求所謂的美觀。
  比如延伸的機體管道,就沒有采用直線最短距離的方式,而是向裂縫和巖層薄弱點生長,這種方式也是很多植物根系的生長模式,因為這樣做是省時省力的。
  火種基地的“根系”此時已經蔓延到半徑3.7公裏的範圍內,地下最深到達了573米。
  根系利用各種天然的裂縫、巖層空洞、巖層薄弱點,構築起壹個巨大的生命體網絡。
  采集礦物資源、生產放射性元素、生產各種功能細胞、建設各種地下艙室。
  當時間來到壹個月之後。
  此時火種基地的覆蓋範圍,半徑已經達到了26公裏,而土衛九的直徑才200公裏左右。
  發展到這個階段,火種基地開始減慢擴張速度,抽調出壹部分資源,用於培育“新人類”。
  不過這只是模擬實驗,自然不會真的生產新人類,而是采用投放同步機器人的方式替代。
  當新人類出現之後,火種基地的智能系統,正式結束托管模式,將基地智能系統持有的二級管理權限移交給新人類。
  至於最高的壹級權限,那是智人公司總部的。
  而隱藏在最核心的零級權限,則是李青葉單獨占據的。
  獲得管理權的新人類,迅速按照發展策略,第壹時間開分基地。
  讓火種基地復制幾顆文明火種,又再出小號的如人工彗星,然後使用微型的化學彈射系統,將帶著文明火種的人工彗星壹壹彈射出去。
  這些文明火種的目標,就是除了泰坦星之外的其他幾顆土星大型衛星。
  特別是那幾顆被土星潮汐鎖定的大型衛星,它們的共振潮汐熱太豐富了,只要成功登陸這些衛星,文明火種的發展速度會呈現出指數級的暴漲。
  畢竟土衛九小了壹點,直徑才200公裏,幸好各種金屬資源比較豐富。
  智人公司拿出土星衛星中,除了泰坦星之外的所有衛星,甚至允許實驗團隊開采土星星環和土星大氣層,就是為了驗證文明火種在沒有總部資源加持的情況下,可以發展到哪個程度。
  顯然土衛九的發展速度,比設想海稍微快了壹些,原因在於隨著火種基地的根系不斷深入地下,隱藏在地下的不少氮氣資源,加速了工作細胞的產能和工作效率。
  本來按照原定計劃,火種基地吞噬整個土衛九,大概需要3年左右,現在估計只需要2.6年左右。
  如果各個分基地順利開啟,那火種基地發展速度會更加驚人。
  而按照劇本,這壹次模擬實驗中的行星系,其宜居帶的第三行星,是壹顆類似於地球的星球,上面的文明發展水平和自由世界相差無幾。
  此時模擬中的文明,已經有航天器存在,也有不在少數的天文望遠鏡。
  因此暗中發展的火種基地,必須合理利用各種條件,避免被這個文明發現。
  比如利用人造小行星,偽裝成相互撞擊,產生大量碎片去襲擊外星文明的人造衛星,徹底清除掉對方在周邊的眼線。
  又比如,可以利用主行星的星環和星體作為掩體,遮掩壹部分航天活動,避免被外星文明的天文望遠鏡觀測到。
  至於電磁波通信,火種基地本身可以生產磁單極晶體通信器,並不需要使用電磁波通信,減少了被外星文明監測到的風險。
  現階段火種基地的任務。
  壹方面是繼續猥瑣發育,暗中積攢足夠的兵力和宇宙戰艦。
  另壹方面則是秘密偵察外星文明的底細。
  等到生產出足夠的宇宙戰艦之後,就向更加內層的行星和大型衛星,發射分基地火種。
  只要分基地成功鋪設到外星文明隔壁的行星上,就是雙方開戰的時候,而且是開戰即決戰。
  核爆推進的宇宙戰艦,會第壹時間抵達外星文明的母星,然後清除掉對方在外太空的所有航天器。
  要外星文明無條件投降,否則就發動全面打擊。
  如果外星文明敢反抗,就直接下死手,先將外星文明打殘,然後強制殖民整個星球,並將這裏作為文明發展實驗場。
  如果外星文明選擇投降,則吸納對方作為智人公司的附屬文明,並將對方圈養在其母星之中,作為文明發展實驗觀察目標。
  這就是模擬實驗之中的預測發展路線之壹。
  要讓這壹套計劃成功,必須確保火種基地在發展前期,不會被外星文明察覺到,不然對方肯定會團結起來,集中力量進攻火種基地。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