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注册新用户 关闭

找回密码

手机用户推荐选择

下载杏吧APP 看片更便捷

智人

嶺南仨人

科幻小說

106337號平行時空。
太陽系,第三行星——藍星。
公元2017年,3月19日。<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八十八章 全面傳感

智人 by 嶺南仨人

2023-9-11 22:16

  另壹邊。
  兼任螺旋體信息技術公司技術執行官的張浩,也在忙碌著手上的工作。
  作為管理者之中,少數掌握著編程技術的程序員,張浩在智人公司內部的地位比他弟弟還高,畢他弟弟張偉並不是蛛網的成員,明顯隔著壹層。
  此時張浩壹邊主管安保部的信息科,壹邊兼任螺旋體信息技術公司的技術執行官。
  螺旋體公司在半年前就成立了,其核心業務有兩個,壹個是建設壹個明面上的電子計算機軟件設計公司,另壹個則是暗地裏,發展自己的生物計算機軟件。
  其中普通電子計算機的應用軟件,對於張浩而言難度不大,特別是那些商業軟件,反正就是盡可能“借鑒”已有的商業軟件。
  負責這方面的程序員有壹百多人,他們就壹個任務,借鑒其他商業軟件。
  而張浩等人帶領的核心技術研發小組,壹共三十多名程序員,則負責開發基於生物計算機體系的軟件。
  這三十多名程序員才是螺旋體公司的自己人,畢竟可以接觸到生物計算機的人,每壹個都需要植入生物芯片和其他預防手段,確保其絕對忠誠。
  雖然生物計算機和電子計算機存在差別,但是軟件框架是差不多的,這主要是方便將壹部分有用的電子計算機軟件,快速移植到生物計算機中。
  特別是李青葉結合電子計算機和生物計算機的特點,獨自創造的《擬電子軟件編程基礎》、《生物計算機的模糊控制模式》、《電子軟件的移植與改編》等課程,已經通過他們大腦中的生物芯片,深深地植入了張浩等人的腦海中。
  現在他們可以獨立開發壹部分生物計算機的應用軟件。
  不過近期涉及到的壹部分工業軟件,就讓他們有些頭疼了。
  主要是工業軟件的設計,需要大量專業的科研人員,以及實驗數據支持,這也是為什麽西方的工業軟件非常強大的根本原因,因為人家的積累足夠雄厚。
  而智人公司在工業數據的積累上,不能說沒有,但也等同於無。
  畢竟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張浩現在就非常頭疼,畢竟軟件再怎麽模擬,也需要實體工業和實驗數據支持的,他又不是空氣動力學家,面對飛行器模擬測試軟件真的是無能為力。
  幸好李青葉給他壹個建議。
  此時張浩就帶著5名程序員,來到了班乃島的庫拉西鎮。
  方柏聽到螺旋體公司的技術執行官過來,趕緊放下手上的工作,過來親自陪同張浩等人。
  聽到張浩的請求,方柏也明白雙方需要合作,才可以克服壹些難題。
  就在此時,保留帶著他們來到了飛魚公司的風洞測試大樓裏面,這是飛魚公司目前自己搞的迷妳風洞系統,壹共有10個迷妳風洞,可以測試重量10公斤以下的飛行器。
  方柏小聲地提醒道:“保羅經理,這種風洞只能測試小型無人機,我們的大型無人機沒有辦法在這裏測試。”
  但是保羅卻不為所動,他讓壹旁的兵人推出壹個手推車,上面有幾十個盒子,裏面是麻雀、燕子、海鷗、蜻蜓。
  “這是?”方柏不明白保羅的操作,人類的固定翼飛行器雖然是模仿動物的翅膀,可鳥類在風洞實驗中,很難準確搜集到其數據。
  保羅將壹只麻雀放入迷妳風洞中,吩咐啟動風洞之後,麻雀開始在風洞中翺翔。
  然後操作風洞的技工,不停地改變氣流、風速、氣溫,麻雀仍然不停的翺翔著,直到麻雀精疲力盡。
  保羅取出麻雀,給其註射了特制營養液和緩解疲勞的藥物,然後讓它在籠子裏面休養。
  與此同時,壹根特制的光纖信號連接器,連接到那只麻雀的頭部。
  熟練掌握生物計算機的張浩等人,迅速讀取了麻雀剛才的飛行數據,在結合剛才風洞的數據,同步了時間之後,很快就發現了很多有意思的模型和數據。
  “這……”方柏非常震驚。
  保羅著才開口說道:“我們沒有足夠的空氣動力學積累,西方人的工業軟件核心數據庫是不對外開放的,而且使用過程中,容易出現泄密,因此我們只能靠自己,使用鳥類和昆蟲作為測試對象,先快速積累壹批飛行數據,大型飛行器就等大型風洞建造完成後,在進行測試。”
  但是方柏卻興奮的問道:“保羅,這種在鳥類、昆蟲身上的傳感器可以安裝在飛行器上嗎?”
  “……”保羅的生物芯片計算了起來,幾分鐘後才回道:“可以,就是需要特殊的塗層和芯片支持。”
  “太好了,如果是這樣,那我們可以大量設計壹批縮小比例的飛行器模型,雖然小模型不能百分百等同於原型機,但至少可以快速積累數據,淘汰壹些不合適的氣動布局。”
  方柏顯然是註意到了這些測試動物身上的特殊傳感器,其精度和覆蓋面積,幾乎就等同於整個飛行器表面都可以檢測到反饋信息。
  這技術簡直是強得可怕。
  要知道現在高精密的檢測設備、傳感器,是沒有辦法完全覆蓋飛行器表面的,只能做到壹個個點位,然後通過軟件二次處理之後,再給出壹個大體的模擬數據。
  而眼前的特殊傳感器,竟然精確到幾微米的程度,而且整個表面都覆蓋到了。
  方柏看到了屏幕上,麻雀的飛行模型中,每壹微秒都呈現出非常密集的變化,在放大了十幾倍之後,可以看到上面每壹個區域的氣流、氣溫、升力、阻力情況。
  人類的飛行器為什麽需要龐大的動力?而不能像小鳥壹樣飛行?
  原因就在於普通飛行器的姿勢控制很困難,如果要設計得像小鳥壹樣精密,那其姿勢控制的計算力要求,必然要突破天際。
  但是這個問題,對於飛魚公司而言,並不是什麽難題,因為飛魚公司的母公司可以提供計算力非常可怕的芯片。
  如此壹來,方柏的思路便打開了。
  與其死磕現在的飛行器氣動布局,為什麽不直接搞仿生學,仿造鳥類的翅膀,直接揚長避短。
  在固定翼上增加各種小型的姿勢控制馬達和小翼片,發揮出芯片計算力的優勢。
  那種傳感器可以讓機翼的仿生學設計更加方便,同時也可以迅速獲得很多基礎飛行數據。
  方柏的建議獲得了張浩的認同。
  保羅匯報給李青葉之後,他也覺得這個方案不錯。
  雖然精密控制的飛行器,會導致制造成本的提升,但這也是巡飛導彈提升航程的必經之路。
  畢竟要讓巡飛導彈可以打擊到北美洲,肯定要提升飛行器成本的。
  李青葉讓保羅按照方柏的提議,擴大迷妳風洞的規模,同時大規模設計微縮飛行器模型,為飛行軟件積累足夠的數據。
  有高精度的全身數據搜集系統,讓迷妳風洞的性價比變得非常高,減少了初期的壹些投資。
  雖然大型風洞仍然是必不可少的,但迷妳風洞至少可以頂壹段時間。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