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人

岭南仨人

科幻小说

106337号平行时空。
太阳系,第三行星——蓝星。
公元2017年,3月19日。< ...

杏书首页 我的书架 A-AA+ 去发书评 收藏 书签 手机

             

第三百九十九章 奇观+2

智人 by 岭南仨人

2023-9-11 22:17

  而另一边。
  马达岛的北部高原上。
  这里有马达岛的最高峰——马鲁穆库特鲁山,其高度为2876米。
  然而这座山峰,此时却被削平了一部分,被削平的区域,建起了一座高楼。
  整个高楼几乎包裹着山峰,其表面的建筑高度,有1000米,此时马鲁穆库特鲁山海拔高度已经到达了3622米。
  这里就是智人公司投资的另一个航天城——马达岛航天城所在地。
  这个基地借助之前智人公司在这边建设的地下工程,通过改造和扩充工程,迅速建设起来了一片不小的地下基地群。
  之前已经提到过,马达岛航天城的技术路线是质量投射器,在电磁加速方面,并没有什么难题。
  困扰质量投射器真正的难题,其实是出口加速度太快,撞上稠密的大气之后,产生摩擦热、激波、衍生次声波、突然的撞击反作用力。
  虽然智人公司在之前的隆格朗巨炮项目中,已经研究出可以抗高负荷的特殊火箭发动机、特制卫星和特制仪器设备。
  但是隆格朗巨炮的能量利用率其实并不高,要知道其发射药可是亚金属氢,威力是TNT的十几倍以上。
  这也是为什么,北非的哈里杰航天城可以搞拉项目的原因。
  巨炮发射航天器,那是因为可以快速发射,不需要考虑天气之类,直接蛮力升空。
  而现在马达岛航天城在搞的质量投射器项目,其总工程师苏长利自然不想继续走隆格朗巨炮的路线,他希望可以解决质量投射器与大气层的冲突。
  负责设计发射高塔的工程师萨姆无奈地摊摊手:
  “总工,高塔已经是极限了,哪怕是我们采用了各种新材料,1000米高度的高强度结构,基本不能再增加高度了。”
  苏长利并没有太在意,毕竟他压根就没有打算建造一座可以直达卡门线的发射高塔。
  因为这不现实,哪怕是智人的新材料层出不穷,可现阶段并不存在,可以建造高度100公里的材料。
  而马鲁穆库特鲁山高塔,其功能主要有两个,一个是铺设电磁导轨,另一个是抵抗底层大气层的压力,包括高塔轨道、地下环型轨道在内,都需要维持亚真空。
  由于轨道的管道半径有50米,其需要承受的大气压力非常大,特别是在底层大气层。
  因此建造高塔的时候,才会选择高山,就是为了尽可能拉高硬建筑结构的海拔高度。
  本来尼婆罗分公司那边更加适合这个项目,毕竟那边有八千多米高的山脉存在。
  但尼婆罗地区的安全性不高,又非常靠近天竺和远东,没有足够的缓冲腹地,不适合投资这种大型项目。
  智人公司也不想继续刺激这两个邻居,免得他们狗急跳墙。
  因此质量投射器项目就落到了马达岛分公司头上。
  苏长利转过头看向另一个年轻人:“白沙,你那边进行到哪个阶段了?”
  “已经设计好了飞艇,三艘测试飞艇都可以飞到5万米的高度。”白沙调出设计构想模型,直接全息投影出来。
  这个一个非常巨大的飞艇,其外形如同一个甜甜圈,半径达到3公里,由3万个独立子气囊组成,使用氦气作为气囊气体。
  对于飞艇,苏长利只是稍微看了一下,他真正关心的东西,其实是飞艇与高塔之间的连接管道。
  高塔和地下环型轨道,是硬管道设计。
  而飞艇与高塔之间的管道,则是软管道设计,这东西的要求非常高,要非常轻量,又要足够的抗压强度。
  “软管道的进度呢?”
  “目前已经有方案了。”白沙手划过全息投影,画面顿时变成了一条半径50米的管道。
  他指着管道解释道:“要让软管可以维持亚真空,就必须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是管道必须扛住大气层负压,另一个问题则是长度4.3万米的高强度轻量材料。”
  苏长利问了另一个问题:“碳纳米管实验室还没有出成果吗?”
  白沙摇摇头:“没有,他们使用生物合成技术,虽然搞出几十米长度的碳纳米管,但因为材料特性和生物合成不太适应这种碳单质,一直无法突破百米这个长度。”
  “碳基生物的亲碳特性吗?”
  白沙点了点头:“是的,就是因为亲碳特性,导致合成过程中,微生物容易将一些氢氧插入碳链之中,导致碳纳米管出现结构缺陷。”
  “那你打算如何解决材料问题?”苏长利头疼的问道。
  对此白沙却胸有成竹:“虽然碳纳米管没有办法使用,但改性硬质蜘蛛丝加上高强度钢丝,却可以替代碳纳米管,至少几十公里长度是可以替代的。”
  “钢丝?重量会不会太高,飞艇负重可不高。”
  “放心,钢丝在缆绳中的作用,其实只是增强其抗拉上限,重量只有132吨左右。”
  苏长利看了一眼飞艇的有效载荷,是3172吨,顿时就放下心来。
  “为了解决软管在亚真空状态下的坍塌问题,软管必须处于绷紧状态,然后以16条缆绳为核心,加上一公里一个的结构支撑环,确保软管不会坍塌。”
  “而软管的隔壁材料,则使用低弹性的高强度薄膜,另外在缆绳中的钢丝,以及金属结构支撑环,可以作为磁场雷达的定位目标,避免发射时航天器和管壁触碰。”
  苏长利摸了摸下巴:“航天器肯定不能太大,最好半径控制在15米以下。”
  “而环型飞艇的软管出口,我们会使用特制的一次性薄膜,让航天器可以直接撞穿。”
  一次性封口薄膜,这种技术倒是没有什么难度,因为阿美利卡那边有一个利用大型离心机的旋转炮项目,也是采用了这种方式。
  至于飞艇软管同样不是智人首创的,枫叶国那边也有一个类似的项目,就是项目还处于设想阶段,没有拉到多少投资。
  也就财大气粗的智人公司,有能力同时投资这么多大型航天项目。
  经过一番讨论之后,苏长利终于理清了各个小组的进度,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他们的质量投射器指日可待。
  他满意地向在场所有人说道:“各位我已经了解了各部门的进度,我现在宣布蒲公英项目正式启动,希望大家再接再厉。”
  啪啪啪!所有人也鼓掌起来。
  这个名为蒲公英项目的质量投射器,终于开始进入全面加速的状态。
  只要将飞艇和软管制造出来,再完成专属的航天器设计制造,那该项目就可以开始实测了。
  当这朵苍穹之花绽放的那一刻,必将震动整个世界。
  与浩瀚无垠的星空比起来,人类太渺小了。
  对于列强们的不断关门,智人公司根本不在乎。
  现在不拼命开拓,人类只会被困死在地球上,然后和前几个地球霸主一样,湮灭在历史长河之中。
上一页

热门书评

返回顶部
分享推广,薪火相传 杏吧VIP,尊荣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