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魏能臣

黑男爵

歷史軍事

?東漢,中平四年,幽州漁陽郡,夜,壹座形如臥虎的荒山之上,壹位皓首童顏的道士正在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壹千六百壹十七章曹子建--長春侯!

大魏能臣 by 黑男爵

2019-5-18 13:57

  “大魏王遺令:
  孤聞古之聖主治國,必廣封宗室子弟,使之戍邊鎮土,以為羽翼,拱衛王室,昔日武王伐紂,封諸侯八百余國,而享國運八百余載,此皆分封制之大利也!
  臨淄侯-子建,聰慧伶俐,文采斐然,孤平生最愛之子也,時常攜之左右,以為天倫之樂,然孤既為壹國之主,又豈敢因私而廢公耶?
  特轉封子建為長春鄉侯,使其出鎮東北之地,管轄鮮卑、烏丸、高句麗各部落,凡長刀所及之處,百姓有不安者、撫之,蠻夷有不臣者、討之,以固金甌,振我國威!
  遺令已下,速速前往,東北壹日未歸於王化,子建壹日不得重返中原,子子孫孫,永鎮邊疆,其余子嗣成年之後,亦按此例分封各地,皆當恪盡職守,勿負孤望,勉之!勉之!
  建安十六年-春,二月初二日!”
  宣讀完畢之後,蕭逸把遺令傳閱眾人,證明這是曹操臨終之時,特意交給自己的,找壹個合適機會,當著曹家所有人公布!
  先王臨終之時,竟然還留下壹道遺令,是專門安排愛子曹植的,讓他去東北之地戍邊,這是誰也沒有想到的,眾人紛紛圍攏過來查看。
  辛毗更是擠在最前面,瞪大了眼睛仔細查看,身為丞相長史,他對大王敕令最熟悉不過了,其材質都是特殊工藝制造的,工匠們終生不得離開丞相府,也不能私下傳授技術,違者殺無赦!
  而且每壹道敕令上面,都有十幾種秘押,有的要用手來摸,有的要對著太陽看,有的則見水才顯示出來,想要偽造,難如登天!
  不過也有膽大包天的,之前曹植不就偽造過遺令,掀起了這場青州叛亂嗎,或許蕭逸有樣學樣,也弄出壹道假遺令呢?
  偽造遺令,大逆不道,真要抓住這條小辮子,或許不足以置蕭逸於死地,起碼能削弱他的壹些威望、實力,這對曹丕可是大大有利,問題是:
  卷軸、布料、花紋……各種材質沒有問題!
  正面、背面、隱蔽之處……十幾道秘押也沒問題!
  大漢丞相金印、魏王之寶……還是沒有問題!
  辛毗瞳孔貫血,兩邊眼角都快瞪裂了,也沒發現任何破綻,這的確是丞相府發出的敕令,貨真價實,如假包換!
  不過嗎,這道遺令的字跡剛勁有力,充斥著金戈鐵馬之氣,當是出自大司馬之手,只有最底下的落款,是曹操本人字跡!
  這也不奇怪,曹操晚年重病,身體完全癱瘓,已經無法親自執筆了,所有發布的軍政敕令,都是由他人代筆的,本人查看無誤,再行蓋印發布!
  至於這道遺令嗎,很可能是曹操事先落好了款,加蓋上了印章,臨終之時由自己口述,讓蕭逸代為書寫其中內容,如此也合情合理了,因為奸雄升天之時,蕭逸就陪伴在身邊!
  卞夫人、以及各位王太妃,王子也先後查看過了,最終得出壹致結論,這道先王遺令是真的,也必須是真的!
  卞夫人說是真的,是因為她要救自己的兒子,其余王太妃、王子也說是真的,則是厲害使然了!
  試想啊,曹丕心狠手辣,今天如此迫害曹植,誓要取其性命,明天會不會對別的兄弟下手呢,未雨綢繆之下,大家誰不想留條後路?
  這道遺令說的明白:‘其余子嗣成年之後,亦按此例分封各地’,如此曹家諸子成年之後,都可以遠離朝堂風波,到地方上做安樂侯了,這樣的好事誰又會拒絕呢?
  另外嗎,漢家講究‘長兄如父’,尤其父親逝世之後,弟弟往往依靠哥哥生活,把哥哥當成父親壹般的尊敬、服從,可是曹丕不念骨肉之情,要殺壹奶同胞親兄弟,讓其余的兄弟都很寒心啊!
  蕭逸卻挺身而出,從刀口下救出了曹植,曹家諸子看在眼裏,暖在心裏,對這個姐夫更加親近、依賴了,無形中取代了兄長的位置,這則是曹丕所始料不及的了!
  “父王,還是您心疼孩兒啊-嗚嗚!”
  “孩兒不孝,愧對您的壹番厚愛,不該做出糊塗事啊!”
  ……
  曹植膝行上前,雙手接過了遺令,緊緊的抱在自己懷中,像個孩子般哇哇大哭起來,這次流下的卻是幸福、激動的淚水了。
  有了這道遺令,自己就不用回許昌城了,而是去東北戍邊,從此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壹輩子不進中原半步,也就壹輩子平安無事了。
  雖說東北天氣寒冷、人煙稀少,自己帶著妻子女兒過去,恐怕要受不少的苦,可就眼前的局勢來看,那裏已經是最好的安身之地了,總比做刀下鬼強上萬倍吧!
  與此同時,曹植還頗為悔恨,如果自己早點知道、父親留下了這道遺令,就絕不會為求自保,在青州舉兵反叛了,結果惹出這麽大的簍子,還吃了不少的苦!
  ‘等壹等,父親智深如海,安排事情壹向滴水不透的,既然留下了這道遺令,為何不早點給自己呢,或者透露出壹點風聲呢?
  非要等到手足相殘,妳死我活的時候,才拿出來化解矛盾,是蕭逸故意不肯拿出來,還是說遺令本身有問題?’
  知父莫過子,遺令的口吻很像父親的,可模仿的再像,終究不是真的,壹個大膽猜測出現的曹植腦海中,急忙目視身側的姐夫,希望知道答案,後者只給予壹個神秘莫測的微笑!
  奸雄臨終之時,真的給了蕭逸壹道遺令,讓他保護好曹植、以及其他子嗣們嗎?
  當然不可能了,奸雄為防備蕭逸篡權,壹連安排了三道‘枷鎖’,又豈會給他空白遺令,那不是太阿倒懸了嗎?
  不過有句名言說的好:‘自己動手,要啥有啥,實在沒有,那就去搶!’(這是誰的名言……)
  之前在定軍山中,偷偷的幹掉了夏侯淵,還得到了兩道先王敕令,其中壹道是要奪兵權的,已經徹底銷毀了,另壹道還是空白的,用金雕送到了蕭逸手中!
  蕭逸本想留做壹記‘殺手鐧’,關鍵時刻再拿出來的,沒想曹丕如此狠辣,讓人持敕令、聖旨到了鄴城,非要置曹植於死地!
  無奈之下,只好發揚公德心了,寫了這道冊封曹植的遺令,讓他到東北安家落戶去,從此不準踏入中原半步,遠離了政治鬥爭,也就遠離了危險!
  另外嗎,從民族大義上考慮,東北地域遼闊、物產豐富,可是漢家人口非常之少,壹直被鮮卑、烏丸、夫余、高句麗等部落控制著,還經常的派鐵騎入侵,騷擾大漢東北疆域!
  當年征伐遼東之戰,把這幾個部落打的元氣大傷,還搶占了大片的領土,可是因為距離太遠了,兼之人口嚴重不足,壹直沒能建立起有效的統治。
  如果放任不管的話,過上幾十年,幾只‘野狼’恢復了元氣,東北邊疆怕又要烽火連天了,朝廷再派大軍遠征,又免不了興師動眾,苦了黎民百姓!
  因此蕭逸靈機壹動,冊封曹植為長春侯,讓他領著妻子兒女、部下屬員,還有壹些平叛過程中抓住的、罪惡不太大的俘虜,統統發配東北戍邊去,開墾土地,抵禦外患,為華夏民族開拓生存空間!
  以曹植的聰明才智,對付那些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野蠻人,還不是手拿把攥的事嗎,如此內部矛盾解決了,外部威脅也鏟除了,可謂是壹箭雙雕!
  “雖有先王遺令,可是陛下亦有聖旨,臨淄侯最好還是……算了,咱們走吧!”
  另壹邊,辛毗郁悶成苦瓜臉了,從古至今,兒子是不能抗拒老子的,先王曹操的遺令壹出現,曹丕的敕令就成了廢紙,再沒有任何意義了!
  如果曹丕堅持己見,還非要召弟弟入朝的話,那就是大忤逆不孝了,輕則受世人唾罵,重則王位動搖呢,以曹丕的狡猾性格,是絕不會冒此大不韙的!
  萬幸的是,自己是帶著敕令、聖旨壹起來的,曹植憑著先王遺令,可以抗拒兄長的敕令,可是身為大漢臣子,他總不能抗拒皇帝聖旨吧?
  聖旨讓他入朝做太仆,他就得乖乖的遵旨,否則就是違背天子,意圖謀反,照樣人頭落地的罪名……辛毗再次露出了冷笑,卻很快再次凝固住了!
  因為蕭逸掏出壹塊金牌,長五寸、寬三寸、厚五分;通體由黃金打造,兩側刻有雲龍紋飾,正面八個古老篆文:‘雖無鑾駕,如朕親臨!’
  中平六年,蕭逸進宮面聖,陳述平定匈奴三策,漢靈帝龍心大悅之下,特意賞賜了這塊金牌,準許蕭逸自由進出皇宮!
  漢靈帝的本意,是想好好培養壹下蕭逸,讓他做儲君的股肱之臣,可惜這步棋還沒走完,靈帝就龍馭歸天了,接近著就是天下大亂……
  二十多年以來,蕭逸壹直珍藏著這塊金牌,尤其是上朝、或者進皇宮的時候,必然要帶在身上,如此就免了下跪之禮,偶爾還能擺壹擺架子,訓斥那位不聽話的公主幾句,滿足下小男人的自尊心!
  天大地大皇帝最大,可是皇帝的權勢再大,也得聽老子的不是,先帝的金牌壹出,當今皇帝的聖旨也就沒用了。
  辛毗什麽也沒說,捧著敕令、聖旨出了銅雀臺大殿,帶著隨從們乘船渡漳水,直接回許昌城去了,壹刻鐘也不願意多久,生怕自己會氣的發瘋--這樣的對手,實在太可怕了!
  ………………………………
  常言道:事不宜遲,遲則生變,為了防止再節外生枝,就在第二天壹早,曹植就辭別了母親,踏上了上任的道路!
  蕭逸早把壹切安排好了,曹植的妻子兒女、部下隨員共計上萬人,早就集合在鄴城以北,壹座軍營之中了,還有充足的糧草、衣物、兵器、車馬等物資!
  又準備了兩千名手藝人,有木匠、鐵匠、篾匠、陶瓷匠、泥瓦匠、制紙匠、小爐匠……三百六十五行,幾乎全都占齊全了,有了這些人的幫助,到了東北就能自己動手、豐衣足食了!
  “此壹去山高路遠,子建多多保重吧,到了東北好好經營,糧食、兵器、布匹之類,我會讓幽州官員支援妳的,確保無後顧之憂!”
  “多謝姐夫救命之恩,小弟沒齒不忘,子孫亦永感恩德,願立誓永駐東北之地,再不踏入中原壹步,不過臨行之際,小弟還有壹事相問?”
  “有何疑問,但說無妨!”
  “先王封小弟為長春侯,但不知這長春,在什麽地方呢?”
  昨天夜裏,曹植壹宿都沒睡覺,派人找來壹份天下寰宇圖,查看東北的山川形勢,又翻越了不少書籍,了解東北的風土人情!
  結果驚喜的發現,自己的封地也不是太差勁,雖然天氣寒冷、人煙稀少,可是土地非常肥沃,各種物產也相當豐富,只是開發力度不夠罷了!
  自己的隨從中人才濟濟,又有姐夫鼎力支持,只要肯吃苦賣力,必能在東北站穩腳跟,把封地建設成為壹片樂土,自己則名垂青史,成為開發東北第壹人,功績不在鑿穿西域的張騫之下,父親泉下有知,也會為之自豪吧?
  問題是,自己都快把地圖翻爛了,也沒找到長春在那裏,漢家冊封是以地為名的,如果找不到長春城,自己怎麽做長春侯呢?
  “哈哈,做人當胸襟開闊,目光長遠,何必計較壹座城池在那裏呢?
  東北地大物博,方圓何止萬裏,妳在那裏紮下根基,那裏就是長春城了,妳的雙腳走到那裏,那裏就是妳的封地,明白了嗎?”
  ……
  “哈哈,多謝姐夫指點,小弟明白了,東北大地,幅員萬裏,我曹子建來了--駕!”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