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話說上回潘金蓮終於回歸二龍山,我也發現了自己手中竟然掌握著壹本死亡筆記,正在這時,梁山來人求見。
重生之我是劉姥姥 by 狗驕子
2024-1-15 21:45
我二龍山的發展與梁山已是不相上下,不知梁山來此求援是遇到什麽難事,我與潘金蓮壹同來到大堂之內,靜候來人。
落座不多時,便來了壹個小嘍啰,手中持有壹封書信。
那小嘍啰先是見過諸位頭領,說道,“俺們本在桃花山、二龍山、白虎山幾座山寨落草,後投靠梁山泊,青州慕容知府今日收得個雙鞭呼延灼來打梁山,先鋒軍正是我們幾座山寨,可那呼延灼勢頭兇猛,抵擋不過。俺的頭領今欲啟請大頭領將軍下山相救,明朝無事了時,情願來納進奉。”
我看向魯智深,他說道,“灑家當初離五臺山時,到壹個桃花村投宿,好生打了那周通撮鳥壹頓。李忠那廝卻來,認得灑家,請去上山吃了壹日酒,結識灑家為兄,留俺做個寨主。俺見這廝們慳吝,被俺卷了若幹金銀器撒開他。當日看他光景甚好,怎的投了梁山?”
小嘍啰壹拜,“頭領不知,那梁山泊在江湖上名頭忒響,多有義助,俺頭領便前去聚首。”
潘金蓮與武松聽見,對視壹眼,顯然是在思索著什麽。這梁山雖然不似原本的發展招攬了那麽多好漢,但這山寨有壹個最大的優勢便是地理位置,易守難攻,是壹片好地方。而我二龍山與之相比,便多了許多劣勢,今後真得多考量入主梁山壹事了。
既然知道了前因,潘金蓮便說,“我二龍山與梁山本是各守山寨,保護山頭。然壹者怕壞了江湖義氣,二者恐那廝得了梁山便小覷了這裏。可留下幾人看守寨柵,我們親自走壹遭。”說罷示意幾名好漢,點起兩千小嘍啰,五百騎軍馬,各帶了衣甲軍器,下山徑往梁山來。
無需潘金蓮示意,與梁山相見的第壹面,我是必須要在場的,便也收拾齊整,隨潘金蓮壹同下了山。
我們壹行人殺至山下,果見有軍馬列陣以待。為首之人手持兩條八棱鋼鞭,果然英武逼人。
他先鋒小將見援軍來臨,不免大罵,“天兵到此,不思投降,還敢抗拒,不是討死!什麽梁山、二龍山,我只管填平踏碎,生擒活捉妳這夥反賊!”
楊誌哪裏聽得這話,當即策馬上前,捉對廝殺起來。
卻不說這壹戰結局如何,梁山上眾人也得了消息,忙重新下山策應。為首壹人拍馬趕來,直對上了中軍主將呼延灼。
此人氣勢好生了得,舞起雙鞭,咆哮嘶喊便來到陣前。兩人鬥了幾十個回合,不分勝敗。壹旁先鋒力竭,只待要走,楊誌趁勢追擊,才叫呼延灼脫離戰局趕去相救。
兩軍相鬥,只是不相上下。那呼延灼卻不見變色,帶幾位將軍退後片刻,卻沖出了三隊連環馬軍,三千匹馬軍做壹排擺著,每三十匹壹連,卻把鐵環連鎖,兩邊射起弓箭,中間盡是長槍。
壹時間梁山眾人都變了臉色,可潘金蓮卻只是冷笑壹聲,“妳已有取死之道。”
我既然得知未來將遇著呼延灼這壹猛將,又如何不早做準備?此前早已通過西門慶領導的研發小組制作了升級版鉤鐮槍,無需太多練習,便可上陣。
這邊潘金蓮已經令那隊人上前來,準備破敵。
甲馬壹上前,便壹齊跑發,收勒不住。我們這邊鉤鐮槍壹齊舉手,先鉤倒兩邊馬腳,中間的甲馬便自咆哮起來。那撓鉤手軍士壹齊搭住,只顧縛人。
那呼延灼連忙縱馬去四面奪路奔走,卻正巧遇見梁山埋伏的人馬。他要拍馬舞鞭,殺開條路,結果沖出些人來,將他綁縛了拿去。
這壹戰大敗官軍,將軍隊殺了個七零八落,眾人策馬隨梁山人士壹同回到了山寨。
上了山寨,先前與呼延灼對打的漢子對潘金蓮納頭便拜,起身道,“六姐有禮了,在下林沖,我家娘子冤屈全仗六姐伸張,今後若有差遣,林沖絕無二話。”
潘金蓮忙道,“林沖兄弟哪裏的話,妳與貞娘被狗官欺侮,誰人聽聞不為妳喊冤?我只是機緣巧合身在東京罷了。”
林沖感激地笑笑,抱了抱拳,壹切盡在不言中。
另壹邊壹個黑胖之人也走上前來,此人如此之黑,恐怕正是宋江。
果然,他走上前來便道,“小可宋江,久聞潘娘子大名,今日壹見,果真非凡。”
別人見了潘金蓮都稱壹聲姐,可這宋江卻叫她潘娘子。潘金蓮聽了微微壹笑,也不知心中想些什麽,“宋江兄弟謬贊,呼保義之名我也是早已耳聞。”
她不說這稱號還好,壹說出口,周圍人卻都陷入沈默。以潘金蓮此時名聲,又有誰能在她面前說自己樂於助人?她壹遭遊歷,相助多少英雄好漢,眾人也是心中有數。
寒暄過後,免不得將我們請上梁山。
我隱藏在眾人之中,故在山下時無人註意到壹個老婆子。
這下上了山,眾好漢正要向聚義廳上列位而坐,潘金蓮才推出我來,介紹道,“此乃在下恩師,江湖上人稱玉散人的,我壹身功夫俱得自恩師。”
壹聽我是潘金蓮的師父,所有人都面色壹變,要知道潘金蓮的武藝已經是此廳中數壹數二,教出她的我又該是何等高手?
在壹片稱贊聲中,我淡然擺手,“老身是修道之人,早已不願與人擺弄手腳,有小潘這壹佳徒,能傳承我幾成武學,也算了卻憾事。”
聽我說這話,壹個粗壯黝黑的漢子忍不住大笑起來,“好會胡吹,宋江哥哥,妳可休信了她!”
我側頭打量此人,知道這就是宋江的死黨黑旋風李逵,沒想到命運已經被改變了這許多,卻依然沒有分開宋江和李逵。
宋江連忙替李逵道歉,倒令我心中感慨,也不知有李逵這個小弟,對宋江來說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
“老身既是修道之人,自然有些通神法門。比如我有壹門神通,能叫人幾乎立即死去。”我幽幽說道。
“竟有此事?”
“什麽?”
“此話當真?”
眾人都是不可置信,問出了聲。
我平靜地點點頭。
宋江望向晁蓋,又看了回來,“眼下官府對我們兩座山寨必然是步步緊逼,不肯放過,將來定有攻打青州之日。不知可否使此法門,了斷那青州慕容知府?”
我又點點頭,“為我準備壹清靜所在,只需半個時辰即可施法完畢。”
宋江忙招呼人為我帶路,進了壹處嶄新的屋子,他們便告退出去。
我來到這裏,自然是帶了死亡筆記。不過關於這筆記,尚有壹些疑慮。
據我所知,這本死亡筆記有很多規則,名字被寫在這本筆記上的人會死,但要是腦海中沒有被寫人物的面貌便不會生效。這才能避免同名同姓的人無辜死去。
可我當日寫下王英三人性命之時,並不知道他們相貌如何,只是心頭過了壹遍三人平生事跡,竟也能讓他們死於心臟麻痹,不知是不是壹條永久性的定律。
眼下正巧有機會驗證,我便拿出了那個筆記本,重新打量起來。
可惜壹番觀察,並未發現出奇之處,這只是普通的黃色絹面本子,雖然有些華貴之感,但封面與內裏的確沒有任何字樣。
捉摸不透這本子,我便拿出筆來,在上面寫下“慕容彥達”四個字,這正是青州知府的名字。此人我也從未見過,便依舊在腦海中想著他的生平,這人乃徽宗宮中慕容貴妃之兄,在呼延灼前,也曾派遣手下將士攻打梁山,比如此刻梁山中的霹靂火秦明,便是壹降將。
寫罷名字,我依然在屋中候足了半個時辰,才走出屋子。
來到聚義廳內,所有人的眼睛都齊刷刷看向了我。
“如何,軍師?可施法完了?”魯智深問我。
我高深莫測地點頭,“確已使了神通,眼下那慕容知府此生休矣。”
畢竟沒人知道我說的是真是假,晁蓋宋江連忙命人準備宴席,與我們同飲。
正歡暢飲酒的功夫,梁山那喚作鼓上蚤時遷的漢子通報壹聲而來,說道,“經小人確證,那慕容彥達已經在半個時辰前突然暴斃。”
他說的時間正是我作法的時間。此言壹出,廳中沈寂片刻,隨即掀起山呼海嘯般的歡呼聲,不論是什麽將領、什麽派系,紛紛贊嘆,向我致敬。
我卻微微搖頭,“諸位謬贊了,這法門哪裏是那麽輕易使用的?需得是此人做過惡事,我才能取他性命。”
這句話壹出,又是壹片寂靜。我二龍山人士不算,梁山眾人,未曾做過惡事的能有幾個?
晁蓋倒是面色不變,連連稱贊,“有這般本領,何愁不能替天行道?”
看這場子氛圍熱的差不多了,我笑而不語,向潘金蓮眼神示意。
她立刻知會,上前壹步說道,“小妹人言甚微,卻也敢謀求大事,敢問諸位兄弟,可願與我二龍山壹同替天行道,以身為天?”
宋江黝黑的臉上看不出什麽表情,倒是晁蓋大聲喝彩,“六姐為人仗義,我們梁山上誰人不知?誰人不曾心生仰慕?晁蓋願率諸位兄弟,與二龍山共同起事!”
壹時間山上亂糟糟壹片,七嘴八舌得討論起來。我心道,管妳們梁山好漢私下裏多少個派系,我們都能用武力打服。正是:
兩山聚義謀大事,眾魔同心歸小潘。
畢竟不知今後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