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農聖

愛吃魚的胖子

歷史軍事

不知怎麽地,孫享福就莫名其妙的來到了這個世界,沒錯,是歷史上的唐朝,而且時間正好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18章 魚貨入長安

大唐農聖 by 愛吃魚的胖子

2019-1-11 19:31

  壹番見禮之後,秦瓊才開始跟孫享福說起了正事,原來是李世民的登基大典將在後日舉行,整個大典將持續壹天,中午宮中要賜禦宴,而且這個禦宴的等級將會創大唐歷史之最,首先,參加禦宴的人數就是壹個恐怖的數字,過萬人,而且全部是有品級的官員,其中以各州刺史,都督等封疆大吏居多,還有皇親宗室全體成員,以及在京所有七品以上官員,所以,菜品壹定不能寒酸。
  有大臣建議長安最近比較流行的幾道炒菜必須要有,李世民亦知其美味,便想和那些遠離中樞的外臣們壹起分享,就同意了。
  但這兩日天氣轉寒,牧監署漁業司的人壹天也打撈不到幾斤魚,內宮負責采買的人翻遍長安的魚貨市場,也沒有買到多少,壹下就把李世民給急了,在秦瓊面前發了好壹通牢騷。
  當時秦瓊就想到了每日往府上送魚貨的孫享福,建言,此事或可解,於是,剛回府想派人去幸福村將孫享福找來問話,卻得報這小子就在自己府上。
  “魚,有,而且成色很好,翼公若是要,即刻派人跟我回村去取便可。”
  “如此甚好,我讓屬下侍衛派快船跟妳回村取魚,如能在明日之前取來萬斤,太子定記妳壹大功。”
  “萬斤而已,小事,不敢居功。”
  話不多說,翼國公府的兩艘百石的快船很快就帶著孫享福二人出城回去,而幸福村的村民,則是被發動起來,連夜起塘。
  “村長,每個池塘都能起出二兩以上的黃鱔三百斤以上,咱們這麽多塘,不得起出好幾萬斤啊!”孫大力看著壹桶捅的魚貨被倒入大缸之中,楞道。
  “嗯,咱們這裏,至少有四五萬斤魚貨,現在轉入地窖餵養,還能餵食兩三個月,村民們的地窖都清理出來了吧,把燒制好的陶缸都運進去,以後餵養轉入地下。”
  地底有地熱,溫度能達到十幾二十度,而且酷似黑夜,能大大刺激黃鱔泥鰍的食欲,所以,壹早孫享福就有了計劃。
  “行,等這些魚貨送去長安了,我們就開始全部起塘。”
  壹夜忙活,次日清早,載著幾十個大缸的兩艘快船就從幸福村出發前往長安了,太陽初升之時,金水門碼頭便熱鬧了起來。
  “哇,好多黃鱔,這壹大缸壹大缸的,怕不是有幾千斤。”
  “過萬斤都有吧!這是從哪裏送過來的?”
  早上的金水碼頭,基本都是些經營生鮮的商販出入,看到翼國公府的船上幾個人壹組擡下來的裝魚貨的大缸,大家都湊過來看熱鬧了。
  而此時,東市馨香樓的三樓雅間中,吃完早餐的王麟收到了壹張神秘的字條。
  “金水碼頭有大量魚貨上岸,可解馨香樓新菜材料短缺之急。”
  “誰送來的?”王麟眉頭壹皺,問道。
  “街頭壹個小廝,送到我們手上就走了。”
  “派人騎快馬到金水碼頭看看,可有人送大批魚貨入城。”王麟下令道。
  “諾。”
  不到兩刻鐘,那領了任務的漢子便騎快馬而回,進門之後稟報道,“啟稟公子,確實有,數量恐怕不下萬斤,不過那些人打著翼國公府的旗號,屬下不敢妄動。”
  “那就去打聽壹下翼國公府這些魚貨的來歷。”
  那漢子領了王麟的命令,便再度往街頭而去,類似情況,當然不止壹樁兩樁,當孫享福送了魚貨,跪坐在秦府偏廳等候召見的時候,他的根底就差不多被長安壹些權貴們摸了個門清,大抵就是,靠抱上了翼國公大腿當上了壹個村長的農夫,辦事還算盡心,那魚籠子,就是他發明的,規模做的最大的也是他,不過魚卻從沒有賣過,原來都是給翼國公府攢著的。
  這事吧,很平常,大唐就沒有不想攀附權貴的底層人士,包括權貴,也無時無刻不在想著怎麽討皇帝,或者李世民開心,除非妳能像七宗五姓壹樣龐大到皇帝都動不得,否則妳就得遵守這樣的生存法則。
  “農夫?有意思,這天眼看就要徹底涼下來了,魚販能收上來的魚貨越來越少,妳且派人去他村裏看看,如若還有存貨,全部買了來,價錢方面,不必短了他的,算是給翼國公壹些面子。”
  王麟隨意的交待了壹句,便起身離去,不過是壹家酒樓而已,還不需要像他這樣身份的貴公子事事操心,下面的人會按照他的意誌,把事情辦妥帖。
  秦府內,福伯親自讓人整治了壹桌酒菜讓孫享福享用,當他接到了碼頭上的魚貨之後,就派人快馬告知了府中,此刻,秦瓊已經帶著魚貨去了太極宮。
  “殿下,禦宴之事,可解也,某帶了黃鱔泥鰍過萬斤,進獻殿下。”
  “萬斤?”
  主位之上,李世民聞言壹楞,又是壹喜道,“叔寶為孤分憂矣,快快道來,這些魚貨,從何處所得?”
  “這臣就不得不再次提到臣的那個鄰居小村長孫大郎了。”秦瓊見李世民心情甚好,便撫須笑道。
  “孫大郎?就是發明炒菜的那個孫大郎?”
  孫享福打死也不會相信,自己壹個小小農夫的名字居然會傳到千古壹帝李世民的耳中,而且還被記住了。
  “沒錯,就是這個孫大郎,不過他的才華,可不止庖廚爾,據府中下人說,這小子自學成才,雖然出生農家,卻能寫會算,而且極善捕撈和養殖,據我屬下的侍衛回報,他的村子裏,飼養這泥鰍黃鱔的池塘,不下數百口,即便是送來長安壹萬多斤,也不過是起了他壹小半的池塘而已,您是沒見到,送到長安來的魚可都是精挑細選的,連大小都相當。如今長安魚貴,只怕這小子的村子,要富的冒油了。”
  “當真是鄉野有賢才啊!農戶們能有壹個除耕地之外的謀生手段,亦是我大唐之福,此人該賞。”
  李世民最喜和群臣飲宴,妥妥的壹個大吃貨,聽說壹萬多斤魚不過是幸福村產出的壹小半,頓時面色壹喜,暗道,之前的工夫沒有白費。
  “如此,臣恭賀殿下又得壹賢才矣。”秦瓊太懂得李世民的尿性,現在新朝將立,雖然有秦王府舊部搭起了主要框架,但各方面人才都奇缺,孫享福得李世民看重,以後怕是能得個官身了。
  出了秦王府,秦瓊快馬而回,李世民的心情好了,秦瓊的心情自然也好了不少,魚是秦瓊進獻給李世民了,所以,李世民不會付魚資,不過言語中,已經透漏了將原本準備在登基大典上給秦瓊的封賞提升壹個小等級,食邑由壹千戶,提升到壹千二百戶,當然,實食邑只是從七百戶提升到了八百戶。可別小看這壹級,壹百戶相當於幾百個勞力,可多耕種幾千畝田地,而且是能世代傳下去的產業。
  之所以有食邑壹千二百戶,實食邑八百戶之說,是因為人口是在不斷增長的,實際上給了秦瓊八百戶人口,在增長到壹千二百戶之前,這些人口都屬於秦瓊的,但是超過了壹千二百戶,妳就得上交給朝廷,當然,這種實際控制人口比食邑最高限制還大的情況在建國之初是不可能出現的,至少得等幾代繁衍以後,那個時候的權貴早已學會了瞞報佃戶丁口數量。
  秦瓊回到府邸的第壹件事就是召見已經吃飽喝足的孫享福,在跟孫享福講了李世民對他的看法之後,孫享福整個人都徜徉在幸福的海洋裏,想不到自己壹個山野村夫,竟然讓李世民數度聽聞自己的大名,而且,準備封官了,哥不過就是到長安賣了趟魚而已,怎麽就能封官呢?
  想來這裏面有秦瓊的面子在,要知道,秦瓊跟隨李世民這麽多年,可沒有在他面前推薦過什麽人才,要是讓孫享福知道,李世民純粹是為了貪圖他幸福村的那些魚貨,估計他想死的心都有,有尉遲恭和程咬金這兩個大嘴巴在,李世民想不知道孫享福都難,這段時間,幸福村發生的壹切,李世民都壹清二楚,庸人,又怎得李世民親自用計收之。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