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雄霸海外

比薩餅

歷史軍事

壹句話定人心!那嬌俏小婢撲到他的身邊,差點想投進他懷裏,驚喜地道:“少爺,妳好了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2361章 馬耳他島上建房子

大明之雄霸海外 by 比薩餅

2022-7-22 21:16

  輕取馬耳他島,三軍盡開顏,立下大功的阿三們更是笑逐顏開。
  總指揮程玉按高級軍官人均壹千銀元,普通軍官二百銀元、士官八十銀元和普通士兵三十銀元的價格重賞了阿三們,陣亡士兵則是二百銀元,軍官壹千銀元,真金白銀,壹點都不打折扣。
  拿到銀元的阿三們歡呼起來,要知道,阿三們賤命壹條,在他們的家鄉,哪能象在南華軍那裏得到這麽多的銀元!
  千金市馬,收到良好的效果。
  其他的外防員眼紅得要命,紛紛請纓打主攻!
  這讓南華軍的中國人感到壓力,也表示說下回用上我們,打起來比阿三要好。
  看到部下們妳爭我奪的場景,老總們都十分欣慰,但他們頭腦清醒。
  總結起來,就是皇帝建設軍隊功勞最大。
  單憑阿三去打馬耳他島,純屬送菜。
  如果沒有先前的準備工作,沒有南華軍的掩護,阿三是有去無回。
  使用了大量的裝備與彈藥,把它們傾泄到白皮的頭上,可憐的白皮騎士,都不能表演他們的勇敢,就被子彈打倒,炸彈炸飛。
  因此,光榮歸於皇帝,絕對沒錯。
  另外,老總們還表揚了阿三的頑強精神,雖說有強大的火力壓制,但白皮騎士們還是很能打的,如果阿三們不堅持,壹樣會戰敗!
  老總們表示欣慰,尤其是徹底地、幹凈利落地占領了全島。
  馬耳他島面積不大,但戰略地位十分重要,當它成為了南華帝國的國土後,報到帝都,來年新版的地圖上,南華帝國國土將會有馬耳他島的份兒。
  帝國向外擴張,但不是生食無忌,比如斯裏蘭卡就沒有吞並,在阿三地區海岸線上的殖民地更沒有壹塊地盤成為領土,還有埃及、敘利亞等這麽重要的地盤,也都不是帝國的國土!
  蘇丹是帝國的國土,南非也是。
  還有千年不落之都的君士坦丁堡(現名西平),其地位太重要了,所以把它加入了南華帝國的國土,還有希臘,但小亞細亞地區還在攻略中,以及阿拉伯半島!
  壹旦將壹塊地盤吞並為國土,則要對當地的民眾負起責任,不可輕易妄動殺戮。
  必須改造好,最好都是中國人占有的土地!
  如馬耳他島就是了,除了歸入中國男人房間的女人之外,其余人都被流放,壹船壹船地被賣走。
  再無原住民,馬耳他島是中國自古以來的領土!
  奪取了馬耳他島之後,中國人馬上進行了基地建設,包括港口、城市與發展產業等。
  瓦萊塔港是良港,中國人主要是重新規劃了泊位,修繕碼頭與倉庫分片分區,讓它們更為合理。
  上落碼頭邊壹口氣修葺了八座探照燈塔,還有碼頭邊的燈具,讓碼頭具備了夜間作業的功能!
  只要天氣許可,碼頭作業可以二十四小時開工,無疑大大地提高了港口的吞吐能力。
  這是必須的,中國人只用了十天的時間就把瓦萊塔港來了個大變樣,接著,運輸艦與商船源源不斷地靠港,將數不勝數的物資給運進了倉庫。
  日夜卸貨,包括了武器、彈藥、糧秣、醫藥、被服、燃料等等,數量很多,這是為攻打歐洲的準備!
  不說什麽,單是火油彈就運來了五萬多枚,還在不斷地增加中。
  其余的物資也是數量巨大,如從埃及運來的煤,多到堆積成山!
  原有的倉庫不足,新的倉庫在不停地興建。
  他們利用島上的石頭,快速地建立起壹座又壹座的應急倉庫,把物資給裝進去。
  中國東北有三寶:人參鹿茸烏拉草;歐洲馬耳他島也有三寶,分別是陽光、海水和石頭。
  地中海的陽光、海水享譽盛名,但最平常不過的石頭又憑借什麽,居然可以與陽光、海水鼎足而三?
  原來這裏的石頭可絕不同壹般,是壹種很特別的石灰巖。這種石灰巖呈灰白或乳黃色,開采出來時軟得跟豆腐差不多,能用指甲刻出很深的劃痕來,可以任意切割成塊,甚至只用壹把最普通的木工刨子,就能把壹塊新石灰巖刨成光滑的圓柱或筆直的方材。
  但最離奇的還在這裏:這種“豆腐石頭”只消在太陽底下晾曬壹小段時間,就會變得堅硬無比,別說刻劃、切割,即使用大錘去砸,也很難將它砸開。有人說,馬耳他的“豆腐石頭”含水太多,所以非常軟,等開采出來,水分蒸發了,自然也就硬了。
  其實不然,“豆腐石頭”由軟變硬的道理非常簡單,就像我們平常用石灰漿抹墻,晾幹後墻面會變得堅硬光滑壹個道理,馬耳他石灰巖中氫氧化鈣含量極高,這種成分的特點是非常軟,但遇上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就會很快產生化學反應,生成堅硬無比的碳酸鈣,正因如此,“豆腐”才會在被開采出來不久,升華成堅不可摧的磐石。
  這種奇特的石頭是不是很稀罕很難得?不,馬耳他其它礦藏都很匱乏,惟獨“豆腐石頭”多得幾乎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據考察,全國62%的領土都由這種石灰巖構成,您說豐富不豐富?
  正因如此,這個島國以前幾乎所有的建築,從恢宏的城堡,雄偉的紀念碑,直到尋常巷陌裏最普通不過的民居,都就地取材,用上了這種奇特的石頭——反正這種石頭很容易得到,又很容易加工,省得費錢費力向外國進口建材。
  於是島上每壹座城市,矗立著清壹色乳黃色的石灰巖建築,在明媚的陽光下,從蔚藍的地中海上遠眺,景象蔚為壯觀。
  石灰巖先軟後硬、便於加工的特點給古代馬耳他人帶來莫大的便利。
  早在公元前3600左右,這裏就已經建起了很像樣的石頭建築;公元前2300多年時,又興修了著名的傑剛梯亞神殿和哈格爾基姆神殿,其中傑剛梯亞神殿是全球迄今現存最古老的神殿建築,與此同時,世界上大多數民族還住著茅屋草棚,我們中國人的第壹個朝代夏朝,也還要再等差不多兩個世紀才能建立呢。
  現在中國人來了,就大量地掘石建房子,如雨後春筍般地建立起成片成排的倉庫與各類用房。
  或有人說這樣的房子好是好,但下雨怎麽辦?
  簡單咧,就在外面罩上油布或者外面再批蕩上壹層水泥防水,就OK了!
  物資屯積是很重要的攻歐步驟,馬耳他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它位於地中海的中部地區,號稱“地中海的心臟”,奪取馬耳他島,從而為南華軍提供了進攻歐洲包括意呆利、法國和西班牙的前進基地,成為進攻的跳板,縮短我軍的後勤線起到了極為積極的作用!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