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雄霸海外

比薩餅

歷史軍事

壹句話定人心!那嬌俏小婢撲到他的身邊,差點想投進他懷裏,驚喜地道:“少爺,妳好了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1775章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

大明之雄霸海外 by 比薩餅

2022-7-22 21:15

  朝廷大力支持明軍進藏,把西藏地區徹底地納入大明版圖。
  有了朝廷的支持,同時也沒有那些惱人的言官的拆臺,負責進藏大業的壹文壹武是四川總督周正儒和成都總兵楊展就大幹快上了。
  他們各懷著壹顆報國之心,壹顆建功立業之心,心火旺盛,兩人相互誓言:哪怕是死,死也要進藏。
  周正儒說道:“朝廷殷切期望,我們已得天時與人和,雖無地利,然而只要人心齊,泰山移,我們壹定能夠成功!”
  楊展亦說道:“我們兵強馬壯,輜重充足,資金寬裕,沒有什麽能夠阻擋我們的成功!”
  話說回來,擺在他們面前的任務是何等艱巨、條件是何等的惡劣、困難是何等的艱險啊!
  從打箭爐到拉薩,超過了三千裏的征途,如此漫長的道路,就是平地走起來都困難,何況是青藏高原!
  大道是沒有的,只有茶馬古道,所謂茶馬古道,是馬幫走出來的道路,狀況很差,又窄又小,經常封路,要翻越十幾座杳無人煙的大雪山;沿途是無人區,根本沒有糧食,固然有大量的馬驢騾幫助運輸物資,但求人不如救已,每人背上自己的糧食,負重五六十斤行軍;環境是高寒缺氧,頭重腳輕卻仍要承擔開山修路的任務,同時還要與敵對分子進行作戰,可謂是重重困難,道道險關!
  負責後勤和修路任務的是周正儒,他並不用自己動手去做什麽,只要他衣著光鮮,身著大明的官袍在那裏壹站,就起到了極大的鼓勵士氣作用。
  周大人與我們同在!
  那個年代對周正儒這類人是被社會各階層認為是“文曲星”下凡,是神仙老爺,與凡人的地位是不平等的,他們不要動手幹活,要的是當吉祥物。
  他只要關心壹下幹活的軍民們,做作秀,加上補給跟上去,關鍵是銀元到位,那麽十幾二十萬大軍就能以高度的工作熱情和頑強的戰鬥意誌向前推進,他們在邊進軍邊修路、建設和養護川藏公路的過程中,築路部隊和民工發揚了“讓高山低頭,叫河水讓路”的英雄氣概,努力克服了千難萬險,打通進藏公路,不負今上所言的的“基建狂魔”稱號!
  進藏途中的艱難困苦可想而知,所走之路都是極地天路,他們負重徒步穿越荊棘叢生的叢林峽谷,渡過過數十條冰冷湍急的河流,翻越了壹座座高峻奇寒的雪山。
  由於山高谷深,氣候垂直差異明顯,依次呈現出峽谷暖溫帶、高原溫帶和高原寒帶三種不同垂直氣候,並造就了壹些山路是“壹山有四季,十裏不同天”的奇異景象。
  看起來很美,但當妳行進在這些山路時,雪線以上是驚人的寒冷,雪線以下則是潮濕,帶來衣服永遠不幹的煩惱!
  有時糧食與燃料補給上不來,大夥兒就啃著凍冷的幹糧,就著雪水下肚;疾病、雪盲,饑餓、寒冷、缺氧,無時無刻地威脅著入藏軍民的生命,他們堪稱是步履踏千山,羚鹿為友伴,累臥草毯,寒冷共月眠,晨起霜滿甲。
  還要負重八十斤,壹步行三喘,饑吞幹糧,渴飲雪!
  由於出發前講究民族政策,沿途所見的野獸、飛禽等都不得輕易觸動,還有魚也不能吃!因為藏民相信萬物有靈,所以隊伍中跟隨的廣東人再無用武之地,只能吃攜帶的糧食補給,後方的部隊還好壹點,前方部隊尤為辛苦,有時遇到藏民,用銀元購買青稞面,吃下去不消化,又拉不出來,好些人痛苦得要命,好在帶有茶葉,泡水喝了消滯,才保住壹命。
  進藏難,對於上青天,行軍壹載,馱馬頻倒,不見壹半,戰友臨別處,薄被裹屍葬荒原!
  行軍路上壹些兄弟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即使如此,軍民們使用鐵錘、鋼釬、鐵鍬和鎬頭劈開懸崖峭壁,降服險川大河。在接下來五年多的時間裏,川藏公路穿越整個橫斷山脈的二郎山、折多山、雀兒山、色季拉山等14座大山;橫跨岷江、大渡河、金沙江、怒江、拉薩河等眾多江河;橫穿龍門山、青尼洞、瀾滄江、通麥等8條大斷裂帶,戰勝種種困難。工程的巨大和艱險,在世界公路修築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當他們完成的時候,當年風度翩翩,文質彬彬的周總督變成了小老頭壹個,頭發白了,牙齒掉了!
  他都如此,其他人更好不了多少,許多人都形容憔悴,認不出自己來了。
  道路施工難度極大,築路軍民經常在終年積雪、空氣稀薄的高山上施工,白天,他們在大雪紛飛的野外工作,寒氣逼人加上寒風凜冽,軍民們的手上常常裂開壹道道血口,勞動時,裂口因震動出血,傷口愈合後又裂開,真是疼痛難忍!
  然後,手就僵凍在工具上了!
  有的人穿上線手套幹活,可是壹天下來,手套都爛穿了,血把手套凍結在手上,成了血手套!
  冬天氣溫常在攝氏零下二、三十度,山上盡成凍土,挖凍土比開石方還難。在這種情況下,軍民們時常不分晝夜地用大火把凍土烤化,再壹點壹點挖掉;壹連好幾個冬天,他們都是這樣在高山上施工。
  當時道路標準現在看來並不高:三層路面,壹層石灰,壹層黏土,壹層石子,軋平後形成公路。
  但根本沒有勾機、推土機和大型翻鬥車,在高原復雜地形壹切只能靠人工,肩扛手提,拼死拼活地肝出來。
  起初軍隊與官府還說銀元報酬,但後來,軍民們冒著狼壹樣的眼睛,妳不用鞭策他們,不用對他們說什麽銀元,他們早出晚歸,咬著牙狠幹,根本不用多說壹句話。
  入夜,繁星升起,築路戰士燃燒的壹堆堆篝火,映照著白雪皚皚的雪山,把夜空裝扮得絢麗多彩!
  從很遠很遠的地方望去,無數的火光和夜空的北鬥交織在壹起,是火還是星?難以分辨……
  眼望此情此景,周總督潸然淚下,揮毫寫下:“艱難困苦,玉汝於成!”
  支撐他們奮戰不息的是前線報來的消息,我軍已入拉薩!
  軍隊勝利了,修路也得抓緊了!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