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之雄霸海外

比薩餅

歷史軍事

壹句話定人心!那嬌俏小婢撲到他的身邊,差點想投進他懷裏,驚喜地道:“少爺,妳好了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0629章 三進士見孫承宗

大明之雄霸海外 by 比薩餅

2022-7-22 21:13

  花開兩朵,各表壹枝。
  公元1641年冬,乃崇禎十四年,對於那壹年的大明來說,無論是皇帝、大臣和子民,都是壹個煎熬!
  而在臺灣,就臺灣民眾來說,壹年復壹年,年年有變化,生活逐漸好。
  東南府努力發展經濟,外來白銀增多,錢多,生產力提高,大家生活就象芝麻開花節節高。
  他們是小民,只關心眼前的生活,倒不曾想到,海那邊的大明,將漸漸地走向傾覆滅亡。
  清晨時光,這天是周末,不用理公務,高雄退思園裏,東南府資政、臺灣留守孫承宗壹大早就起來了,今天他得給他的絲瓜搭架子!
  人生七十古來稀,孫承宗很註意保養,活久點,為殿下、為東南府多奉獻。
  在退思園的小池塘邊打了壹段五禽戲,這是傳自三國時華佗,動作不劇烈,出出汗輒收,只覺得身心俱舒。
  退思園非常大,位於高雄的海邊,包了整整壹座山頭,莊內亭臺樓閣,皆是中式傳統建築,園內回廊曲徑,依山構築,有山有水,門景、長廊、小橋、池塘、石山、房屋錯落有致,曲徑通幽,莊園內花草樹木因地而種,山山水水,匯聚壹體,實為居家良園。
  他可以門朝大海,春暖花開,聚二三好友,對酒當歌,亦可以在在背風的山坡臨水月榭裏靜思人生,品茗讀書。
  如此好的地盤,造價自然不菲,孫承宗壹生清廉,是買不起的!
  恩出於上,出自殿下的恩賜,供其休憩,退思園的名稱來自孫承宗的取名。
  孫承宗打過拳,稍事休息,然後進早膳,很簡單,乃喝五谷雜糧粥、吃韭菜包和生肉包即可。
  坐在池塘邊看看書,哪怕公務再忙,壹天總得找上壹個小時看書,認真寫批註,從不停手。
  然後換了衣袍,親自去給絲瓜搭架子!
  花工已經在那裏等候多時,即時開工,他親自揮錘打樁,給瓜架上繩。
  其實就是搭棚,用毛竹和木條把棚架搭起來,讓絲瓜和黃瓜攀爬。
  如此,他可以在瓜棚下讀書,坐看綠色植物,頗具詩意。
  殿下賜園,以好看為主,而他得園,則以實用為上,他漸漸地開辟菜地和種植經濟作物,例如果樹、香花還有池塘養魚給家人吃,種蓮蓬夏天觀賞,冬天吃藕藕,種竹,吃竹筍。
  所以說,中國人拆臺、窩裏鬥不遺余力,有人告到殿下那裏,說孫承宗不領情,居然擅動禦賜之園,在園內取消花叢而種起了壹排排的菜!
  而殿下則大笑曰孫承宗乃正宗的中國人也!
  在中國,貴人和土地是結緣的。
  天子每年都要下地耕種,宮中貴婦則要養蠶紡紗織布,以示親農。
  諸葛亮耕種於南陽,陶淵明躬耕於田園,不管他們是不是作秀,但中國的貴人從來是不以種地為恥的。
  中國人的種族天賦是種地,有地盤想的是種米、種菜,最起碼也種果樹!
  因此殿下不但不罪孫承宗,反倒賜孫承宗玉章壹枚,上刻“退思園老農!”
  孫承宗遂以之為私章,自此之後有空就在退思園鼓搗,菜園越開越大,裏裏外外打點得井井有條,裏面青蔥、大蒜、冬瓜、苦瓜、地撤、花椰菜、紅蘿蔔等等都給種上了。
  正幹得熱汗騰騰時,突見管家手拿三張拜貼在壹側恭候,孫承宗不悅地道:“我不是交代過妳今天不見客的嗎?”
  管家回到:“回老爺的話,他們說是同鄉,自大明而來,今天剛到,特來拜訪老爺,領受老爺教誨!”
  咳!
  這人在江湖,身不由已,臺灣官民都知道孫承宗周日不見客,無人來打擾他,但是外來客不知者不能罪也。
  他嘆了口氣,伸手拿過拜貼來看,頓時精神壹振!
  頭壹張寫的是“同鄉世教侄天啟五年賜同進士出身秦士奇公庸拜手書”,第二份則是“天啟五年賜同進士出身廣東番禺羅奕儒子雲敬拜”,第二份為“天啟五年賜同進士出身湖廣江陵孟名世鐘山敬拜”。
  原來是三位大明進士秦士奇(字公庸)、羅奕儒(字子雲)、孟名世(字鐘山)來拜,後二份也就罷了,孫承宗卻是知道秦士奇的,山東金鄉人(所以與承宗所籍山東高陽能稱得上同鄉,古代拉關系,同省亦可作同鄉),自幼聰穎過人,才華出眾,性情疏雋,以節操自持,名聲被世人所知。
  他是天啟五年的進士,授昆山縣知縣。當時宦官魏忠賢專權,黨羽在各地為其建立生祠,士奇拒絕執行,稱病封印,被囚禁半年之久,因此震動官場,孫承宗亦知其名。
  須知九千歲那時氣焰囂張,是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的那種,秦士奇小小壹個知縣,敢跟他作對,了不起!
  天啟帝駕崩後,魏忠賢倒臺,士奇方得釋,以歸鄉裏。
  崇禎二年(1629年),朝廷開始清算閹黨,各地不拜魏祠者被重新起用。同年,士奇補獲鹿知縣。
  此時,後金政權已經在北方崛起,經常入關侵擾。這年冬天,黃臺吉,就是後來建立大清的那個韃子皇帝,率兵攻陷固安縣城,大肆燒殺搶掠。
  皇太極撤兵後,不法之徒又趁火打劫,固安縣壹片混亂。固安縣緊靠京城,位置十分重要和特殊。朝廷急需派壹位有魄力的官員前去善後,秦士奇因政績突出而被選中。
  秦士奇日夜兼程趕到固安縣,來不及休息就投入工作。當時固安縣屬順天府,據《順天府誌》記載,固安城內屍體遍野,“壹入宅中,土灰滿眼,腥氣襲人”,秦士奇“不覺發上而淚下”。據史料載,秦士奇在固安主要做了四項工作。
  壹是及時安撫百姓,恢復生產。積極招撫逃亡人員,發放倉庫存糧,使歸鄉的百姓迅速安定下來。提取埋藏的庫銀,酌情給發放給沒牛沒有種子的人家,及時恢復農業生產。同時上書朝廷免除賦稅。
  二是重建城防。修築縣城,加寬加深護城河。同時把青壯年的老百姓組織起來,用自己的工資招募精通武藝的人興辦團練。
  三是實行槍棍執法,嚴厲打擊犯罪行為。亂世用重典,對於實施犯罪的人員,當場槍棍責打。此舉極大地威懾了不法分子,使固安縣的社會秩序迅速好轉。
  四是重視文化教育。秦士奇向學校捐學田,也就是捐給學校田地,學校通過收租金救濟貧困的學生。這裏插壹句,秦士奇在金鄉也曾為山陽書院捐地,據《金鄉縣誌》記載,他曾捐“謝家園地三十五畝三分”。另外,秦士奇還組織編寫了《固安縣誌》,在如此艱苦的情況下,秦士奇還分心編縣誌,可見對文化的熱愛。
  他在固安縣力建“固安十景”,秦士奇為這十景分別寫了壹首詩,收入了《固安縣誌》。
  《固安縣誌》記載,僅僅壹年的時間,經過秦士奇的治理,固安縣便“兇亂俱息”。
  瞧,這份履歷非常紮實光鮮,有節操、有魄力、有能力。
  本來,秦士奇的個人威望空前高漲,朝廷決定給他升官,等候任命。可在這時,秦士奇卻因處理壹樁陳年舊案得罪了宦官劉僑,劉僑指使錦衣衛構陷秦士奇,最終罷官奪職,下野回鄉。
  之後壹直不聞其名聲,不想居然過海來見自已,還帶多二個同年,應該有好處給東南府,孫承宗微露笑容。
  不久,三位文士被管官引著,直到瓜棚底下,拜見了孫承宗。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