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从改变开始

一白化贝

都市生活

“宿主需重新参加高考,达到必要性的择优录取!”   “我书都卖了,你让我复读?” ...

杏书首页 我的书架 A-AA+ 去发书评 收藏 书签 手机

             

第三百九十三章 沉淀

学霸从改变开始 by 一白化贝

2024-5-18 18:12

  经过姚彤彤的采访一事之后,陈舟又回归到了,那种紧张有序且充实的学习生活节奏之中。
  虽然姚彤彤的专访报道出来后,陈舟的热度再次上涨了一波。
  但是陈舟本人,因为是在家里,所以受到的影响也不大。
  只有被赵琦琦打电话提醒后,陈舟才去微博上看了一眼。
  他的微博评论、私信、转发、点赞这些,就一直是爆炸的。
  他的粉丝数量,也一直在以一个恐怖的速度增长着。
  而且看这些评论点赞的数量,这些粉丝,基本上还都是活粉。
  先前陈舟毕业时,把毕业照之类的发微博,表示恭喜自己完美毕业后。
  便没有再管这条微博了。
  这次登上去一看,陈舟才发现。
  这些沙雕网友,居然在那条微博下面盖楼了。
  内容全是“某某大学学生,发来贺电,热烈祝贺陈舟大佬毕业!希望陈舟大佬前往麻省理工之后,一如既往!”
  对此,陈舟颇有些哭笑不得。
  这帮人真的是,就没有其他事好做吗?
  他仔细的翻了翻这条微博下面的评论,这些沙雕网友几乎快集齐了华国的高等院校。
  还有一些,是出自在国外留学的学生之手。
  陈舟不禁想到,会不会有一天,这天微博下面的评论里,集齐了世界所有高校学生的留言?
  微微摇头,陈舟轻笑一声,自己这在想些什么乱七八糟的。
  找了几个歪楼的网友评论,陈舟简单的回复了一下。
  便开始找赵琦琦所说的新闻。
  也就是姚彤彤的那篇专访报道。
  找这个,陈舟倒没花多少时间。
  因为这新闻,就在微博热搜上挂着呢。
  他一点进首页,就看到了。
  陈舟点进去了姚彤彤所写的这篇新闻。
  他先是看了一遍新闻报道的内容。
  陈舟觉得姚彤彤写的真的挺不错的,不愧是干这一行的。
  这文笔,这措辞,对自己的形象树立,都挺到位的。
  也把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都表达出来了。
  应该能够引起关注这件事的网友们的一点点小思考。
  不要过度的关注自己和陶哲轩张亿唐的比赛,更应该关注杰波夫猜想和孪生素数猜想,为数学界带来了什么。
  新闻看完后,陈舟顺手就点了个赞。
  他听说点赞,可以给他们加鸡腿,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要是燕京日报真给姚彤彤加鸡腿了,那陈舟觉得姚彤彤肯定得谢谢自己。
  这则新闻下面,是网友们的评论。
  “大佬就是大佬,这眼界,这格局,为你点赞!”
  “回归数学本身的呼唤,大佬不在乎输赢!佩服!”
  “不得不说,这次的新闻采访,再次将陈舟大佬的形象,拔高了一个度啊!”
  “怎么说呢,这样来看的话,大概能够说明,为什么国家把陈舟树立为青年人才的旗帜了。”
  “这还用说?做人做事,大家都看得到的……”
  “……”
  这些评论基本上都是基于这条新闻,对陈舟的肯定。
  陈舟也通过这段时间的新闻,彻底的把自己的形象立起来了。
  这对他来说,既是荣誉,也是压力。
  因为,在聚光灯下的他。
  所有的事情,都会被无限放大。
  不过话又说回来,陈舟这样一个整天埋首研究的人,又有什么怕被过度放大的吗?
  忽的,陈舟的心里,产生了一个大胆的猜测。
  互联网时代下,也许是科学研究,最为容易被大众接受,以及了解的时代。
  陈舟觉得自己,现在也像是一个先行者。
  是科研人员,通过互联网的影响力,去影响大众的先行者。
  这就让他想到了自己的语言学任务,说不定以后,也会出现和互联网挂钩的任务。
  当然,这也只是陈舟的猜测。
  具体的,系统会不会有这样的任务,还得以后才会知道。
  陈舟手指滑动屏幕,把手机上的评论下滑。
  陈舟看着看着,笑出了声。
  除了上面那些一本正经评论的,还有许多大喊“牛逼”的网友。
  “我不管,我只知道一个华国数学家>两个米国数学家!陈舟大佬牛逼!”
  “赞同,陈舟大佬牛逼!一个华国数学家>两个米国数学家!一个本科生>两个米国教授!”
  “先说一句陈舟大佬牛逼!我就想问一下,现在骂李新达,还有人点赞吗?【狗头】【狗头】【狗头】”
  陈舟看了一眼这个网友求赞的评论的点赞数,已经快上万了都。
  很顺手的,陈舟就给他贡献了一份微小的助力。
  同时,陈舟还把这个新闻的转发给了杨依依。
  杨依依看后,直打趣陈舟:“开心,你现在快成华国数学家的门面了都……”
  陈舟立马表示:“低调,低调,不要说出来嘛……”
  杨依依就会说:“低调是最牛逼的炫耀吗?”
  陈舟顿时哈哈大笑起来。
  这些算是陈舟极有规律的学习生活中,一些微小的调剂品。
  陈舟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和杨依依开着视频,一起学习,一起看文献资料。
  和他们在燕大图书馆时,别无二致。
  偶尔,陈舟还会收到一些国外的邮件。
  有张守武教授的,问他什么时候动身去麻省理工,他找时间去看看他。
  有陶哲轩的,和陈舟通过邮件沟通着数论领域的问题。
  两人也偶尔跑偏,会牵扯上代数、代数几何、函数论、非标准分析这些方面的内容。
  陈舟每到这时,都会以为,陶哲轩是故意的。
  既然在数论上面输给了自己,那总得在数学的其它领域,找回场子吧?
  毕竟,陶哲轩也是被称作是,新时期的数学全才的。
  虽然这是略显夸大的称赞,但这也足以说明陶哲轩在数学各个领域里,都是有着极深研究的。
  不过,陈舟显然没有给陶哲轩机会。
  虽然说陈舟只在数论方面,展现出了极强的天赋。
  但这可不代表,陈舟只有数论方面的天赋。
  再者,数论可是真正考究一个人数学天赋的领域。
  陶哲轩之外,就是张亿唐教授了。
  张亿唐倒是很坦率的,直接就表示,他很看好陈舟的分布解构法,希望能够和陈舟好好交谈一下分布解构法。
  对此,陈舟自然十分欢迎。
  这也是一个被他所寄予厚望的数学工具。
  虽然目前来看,分布解构法只在数论领域里,表现出了优秀的能力。
  但陈舟相信,迟早有一天。
  在数学的其它领域里,分布解构法也能够发挥出一定的作用。
  或者说,是分布解构法的思想,能够大放异彩。
  经过这段时间的沉淀,陈舟也终于完成了自己一开始制定的计划。
  而此时,离陈舟动身前往麻省理工,还有一周的时间。
  正好能够让他再去办件事。
上一页

热门书评

返回顶部
分享推广,薪火相传 杏吧VIP,尊荣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