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的三國2興魏

風之清揚

歷史軍事

“拜托,老曹同誌,三馬同槽,上天都給妳托夢了,妳咋就沒把司馬懿給喀嚓了,留著這麽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1877章 稍縱即逝

最後的三國2興魏 by 風之清揚

2022-4-24 00:32

  石亭之戰大獲全勝,在淮南的其他戰線上,魏軍同樣是取得了驕人的戰績,壽春壹帶殘余的吳軍基本上都被肅清了,撤往逍遙津的兩萬吳軍基本上也是自投羅網,在屯騎營和淮南軍的夾擊之下,全軍覆滅,無壹逃生,領軍主將張令拼死而戰,最終葬身於屯騎兵的鐵蹄之下,死無全屍。
  這支吳軍本身就是壹支疑兵,人馬並不多,多的只有旗幟和戰鼓,他們前往逍遙津只有壹個目的,就是送死,只要能吸引到魏軍主力,即便他們全軍覆滅,也是沒有什麽遺憾的。
  不過除了領軍主將張令之外,其他的吳兵並不知道他們此行的目的,更不知道此行的兇險,只管在張令的帶領下壹路向前,對於前途則是壹片茫然。
  唯壹讓吳軍們感到奇怪的是,這次前往逍遙津,隊伍的領軍將領居然不是吳軍方面的人,而是司馬伷的部將,司馬伷雖然歸降了吳國,但他並沒有率領吳軍的權力,他統率的依然是他的舊部人馬。
  這次孫綝居然委派司馬伷的部將來領軍,這確實是壹個比較奇怪的事,但軍令如山,吳軍士兵就算是滿腹疑惑,也只得遵令行事,在張令的指揮下,壹路向逍遙津而去。
  至於多打旗幟,多備戰鼓,這大概是吳軍高層的壹種戰術安排,吳軍士兵倒沒有什麽意見,遵令行事便罷了,反正多打幾面旗幟也不會累著。
  不過等到他們進入到逍遙津的地界,發現迎面沖過來的鐵甲騎兵,吳軍士兵瞬間就全懵了,這樣的鐵甲騎兵,他們這輩子恐怕都沒有見過,這特麽的不就是鋼鐵怪物嗎,刀槍不入,吳軍士兵又怎麽能抵擋得了?
  更為可怕的是,這鐵甲騎兵不但擁有著變態的防禦,在攻擊力上面,更是可怕,他們壹路推進,完全就是壹種碾壓的方式,任何的抵抗都是壹種徒勞,屯騎兵所到之處,盡皆肉泥。
  吳軍壹看這場面,根本就沒有交手的機會啊,他們只能是撒丫子的逃跑,能逃多遠算多遠。
  但比較悲催的是,吳軍剛壹轉身,就發現淮南軍已經是追到了身後,在這兩面夾擊之下,吳軍全軍覆滅,最終就連壹個人都沒有機會逃出去。
  這兩條腿的,終究是沒法跑得過四條腿的,逍遙津壹帶,地勢平坦,視眼開闊,屯騎兵追擊起來毫不費力,那怕就是壹兩落單的吳軍士兵,屯騎營也不肯放過,壹路追殺到底。
  本來屯騎營在此張網以待,可惜半路之上卻讓吳軍主力金蟬脫殼給逃了,大魚沒逮著,只能抓壹只小蝦米了,這本身已經讓屯騎兵有些惱羞成怒了,再如果讓這些小蝦米也給逃掉不少的話,那豈不是要把屯騎營的臉都給丟盡了?
  所以屯騎兵在追殺吳軍方面,表現的是格外的賣力,兩萬多的吳軍,在屯騎營的眼裏,不過是兩萬只四處逃竄的豬而矣,基本上沒有什麽反抗之力,除了盡情的逃跑之外,就是沒命的狂逃亂跑,屯騎營想要徹底地圍剿他們,還是需要花費不少的力氣的。
  還好有淮南軍的攔截,讓那些掉頭逃跑的吳軍無路可逃,和其他的吳軍壹樣,在這裏大多數的吳兵也是選擇了投降,反正降者免死,在這種絕望的情況下,還不投降的人,絕對是腦子進水了。
  張令估計就是屬於那種人,明知道突圍無望,但還是依然不屈不撓地戰鬥著,結果被屯騎兵給撞翻在地,然後壹輪碾壓,張令就連屍骨血肉,都和泥土混在了壹起,被碾成了渣渣。
  就算如此,石苞依然是不解氣,屯騎營這次在逍遙津,可是做好了充分的戰鬥準備的,壹個漏網之魚也甭想跑掉,就算吳軍的主力前來,以屯騎營的實力,完全可以壹路橫掃。
  只是吳軍的主力半路改道而行,改走了石亭,好在曹亮事先做出了安排,將勁騎營從逍遙津抽調到了石亭,避免了無人攔截的著問題。
  但勁騎營的戰力,終究是要比屯騎營遜色壹籌的,勁騎兵拼了壹天壹夜,用壹萬人的傷亡代價,最終換來了阻擊的成功,如果當時調往石亭的是屯騎營的話,很可能就不會打得那麽辛苦了,更不會給陸抗救援的機會,將孫綝等三萬吳軍給救走。
  就算是兩線同時作戰,屯騎營也絲毫不怵,陸抗如果真得敢來的話,那他也別計劃再走掉了,石苞不會給他營救的機會,也不會給他逃跑的機會。
  只可惜當初魏軍是將逍遙津選擇為主戰場的,所以才會出現將屯騎營留在逍遙津,另行派遣勁騎營前往石亭的,如果當時能對調壹下,讓勁騎營留守逍遙津,讓屯騎營前往石亭,或許整個戰鬥的局面就會徹底地改觀。
  但事情既然已經發生了,再想改變已經是不可能了,石苞在知曉了石亭那邊的情況之下,便將壹腔的怒火發泄到了逍遙津的吳軍身上,大殺特殺,只要負隅頑抗拒不投降的,壹律統統斬殺,甚至石苞都不給吳軍考慮的時間,屯騎營壹路橫掃,所向披靡,許多有心思投降,但還舉棋不定猶豫不決的吳兵,也壹律地橫遭屠戮。
  總而言之,沒有主動投降的,根本就沒有免死的機會,在逍遙津的戰場上,別說是逃跑的機會了,就連投降的機會,那都是稍縱即逝的,不是說魏軍沒有給他們機會,而是他們反應遲鈍,自己把機會白白地浪費掉了。
  淮南諸戰場的戰鬥很快就結束了,在前前後後兩個多月的時間裏,魏軍共殲敵十五萬人,此番孫綝壹共調動了十八萬大軍入侵淮南,來勢洶洶,但最終卻只有三萬人逃回了江東,損失之慘重,在魏吳兩國的交戰史上,幾乎是空前絕後的。
  這壹戰也幾乎掏空了吳軍的兵力,現在吳軍尚存的兵力,已經只有十萬左右的人數了,想要守衛蔓延數千裏的長江防線,已經是捉襟見肘,兵力明顯不足了。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