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米崛起

嶺南仨人

科幻小說

米國。
馬薩諸塞州(麻省)的波士頓都市區劍橋市。
這裏坐落著著名的常春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七百二十三章 冬宮

納米崛起 by 嶺南仨人

2021-11-8 21:51

  露西亞。
  冬宮。
  那位大帝正站在窗前,默默地註視外面,那漫天飛雪中,不僅僅寒冷的潔白,也有灰暗的噩夢。
  和正常降雪混雜在壹起的火山灰,雖然在壹定程度上,削弱了火山灰的殺傷力,卻帶來更加難以清理的無奈。
  讓沈降劑的效果被削弱了很多,此時露西亞的精華地區,即西洲東北部分地區,遭受了最大的影響。
  反倒是西伯利亞地區,因為西洲聯盟和露西亞在發射沈降劑,加上北美的火山灰源頭被切斷,讓這邊得以幸存下來。
  “陛下,首相先生已經在第三大廳。”侍從謹言慎行地說道。
  閉上眼睛的大帝,略帶壹絲疲憊的擺擺手:“知道了。”
  說完他走到落地鏡前,稍微整理了壹下衣領,看著鏡子裏的人,發根盡是壹片蒼白,加上滿臉的皺紋,染發也掩蓋不了精氣神的頹敗。
  唉!他暗自在心底嘆了壹口氣。
  隨即來到第三大廳。
  首相和重要部門的大臣們,都正襟危坐,給人壹種威嚴莊肅的壓力,只是他內心卻看出所有人的不安、頹廢、茫然。
  他壹坐下,負責國際情報工作的普希金,便站了起來:“陛下,各位同事們,已經確定諾亞會投降的真正原因。”
  眾人眼神露出好奇,靜靜地等待普希金的下文。
  “三個原因。”普希金停頓了壹下:“第壹,黃石火山的突然爆發,摧毀了北美的社會體系。”
  對於這個原因,眾人自然知道,只是在他們看來,單單是黃石火山的爆發,還不足以讓諾亞會直接投降。
  畢竟這幾年來,為了對抗聯邦的龐大壓力,諾亞會陸續擴充了壹大堆新型的核彈頭,目前擁有的總數,大概在1.3萬枚左右。
  憑借如此龐大的核彈儲備,應該還有拼死壹搏的能力。
  普希金隨即說出第二個原因:“第二個原因,諾亞會所有的秘密,都被聯邦徹底掌握。”
  “什麽……”
  “這不可能吧?”
  “咕嚕!”
  眾人心跳加速起來,這明顯超出他們的想象。
  “事實就是如此,我啟動了壹個潛伏了17年的暗線,拿到了壹份聯邦給諾亞會的情報清單。”說完,普希金將其中壹部分重要的摘要,遞給在場所有人。
  大帝目不轉睛地翻看起來,越看內心就越發的無力。
  諾亞會的壹切布置,竟然仿佛向聯邦單向透明壹般,甚至比諾亞會自己還清楚。
  畢竟諾亞會有三十個董事,這些人多少有自己的小算盤,也有自己專門負責的領域、基地群、地區。
  也就是說,諾亞會的各個董事之間,哪怕是同壹個派系的董事之間,都很難做到百分百了解彼此。
  而聯邦竟然對他們所有人了如指掌,這就是諾亞會高層的心理防線,被直接擊潰的原因之壹。
  自己對於聯邦的情報仿佛霧裏看花,而聯邦對於自己的情報,卻洞若觀火壹般。
  對於現代戰爭而言,被對手全面掌握情報,那就意味著沒打,就先輸了壹半。
  考慮到雙方工業規模的差距、武器技術的差距,加上本身被黃石火山重創。
  難怪諾亞會直接跪了,因為這根本不用打,哪怕是聯邦現在不動手,故意將火山灰鎖在美洲境內,都足以讓諾亞會自己崩潰。
  “第三個原因,聯邦的可控核聚變技術已經獲得突破性進展,甚至已經建設了不少的核聚變發電站。”
  負責核工業的庫茲涅佐夫,被這個情報驚呆了:“可是國際熱核……該死,我們被欺騙了。”
  “沒有錯,我們被欺騙了,全世界都被欺騙了。”普希金臉色低沈的解釋道:
  “根據我們重新分析和整理,初步可以確定,聯邦的核聚變技術,應該是在14年前後,獲得了突破性進展。”
  眾人內心壹片挫敗,再次體會到諾亞會高層的心情,擁有可控核聚變的聯邦,在能量技術上,比他們高了壹個量級。
  加上聯邦其他的可怕技術,這些技術別說造溫室城市了,哪怕將藍星的氣候,重新逆轉回來,也是可以做到的。
  至於為什麽之前不拿出來,眾人也猜測到壹些原因。
  因為聯邦的優勢還不明顯,以當時的世界局勢,如果聯邦直接暴露出可控核聚變技術,那其他三個大勢力,肯定會立刻聯手起來。
  搞不好,可能會直接爆發世界大戰。
  而將可控核聚變技術隱藏起來,暗中不斷的積累力量,等待時機壹舉推平全世界。
  顯然聯邦的戰略成功了,全球的小冰河氣候,加上黃石火山的突然爆發,瞬間重創了諾亞會。
  而西洲聯盟和露西亞,也在這種恐怖天災的沖擊下,出現了嚴重的問題。
  大帝甚至不思考,都知道接下來的發展趨勢,在火山灰的籠罩下,全球變冷的速度,將進壹步加速。
  速度超快的全球變冷,讓中高緯度的生態直接崩潰,變得越來越不適合農作物的生長。
  如果糧食缺口幾千萬噸,還可以通過外購、內部限量供應、溫室大棚,勉勉強強維持下去。
  可是當這個缺口擴大到幾億噸、十幾億噸的時候,除了聯邦之外,沒有壹個勢力扛得住。
  別以為大規模的溫室大棚很容易,成本、能源、人造光源、肥料農藥、特制農機、種子都是問題。
  很多東西不是靠規模堆起來的,比如人造光源,當前全球的人造光源技術上,除了燧人系的太陽—35系列,其他勢力並沒有低成本的全擬真人造光源。
  沒有全模真的人造光源,那溫室大棚只能種植少部分農作物,壹部分要求強日照、特定光源的農作物,就會發育不良。
  或許有人會說,溫室大棚不是有自然光嗎?
  問題是對於高緯度地區而言,日常的自然光,明顯不足以壹年四季的正常使用。
  加上火山灰籠罩大氣層,阻擋太陽光照射藍星地面。
  黃石火山噴發至今才壹個月時間,全球各地的平均氣溫,就再次創下歷史新低。
  各地的氣溫,平均下降了5.7~6.8攝氏度,最嚴重的北美洲,局部地區壹夜之間下降幾十攝氏度。
  這種情況,藍星已經開始進入新壹輪的大滅絕了。
  聯邦的地質研究所,甚至已經準備,將這壹次黃石火山的噴發,作為地質年代的分割點,命名為“新生代—第四紀—黃石火山大滅絕事件”。
  以這個事件,作為第四紀的終點,也是新紀元的起點。
  大帝輕嘆壹口氣:“做好合並的準備吧!”
  “可是……”其中壹個大臣有些不甘的念叨著,卻看到其他人壹臉沮喪,最後還是沒有說下去。
  不甘心退場又如何?
  聯邦哪怕不動手,就可以將他們困死在高緯度地區,借助冰河時代的自然偉力,徹底終結他們的壹切勢力。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