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千壹百三十三章 蒼天意誌
諸天最強大佬 by 七只跳蚤
2021-11-3 22:27
楚毅同樣盯著沐浴在雷海之中的童淵,對於童淵,楚毅自然是不陌生,童淵此人壹身槍術堪稱天下無雙,後來被皇室所邀成為皇室供奉守護天子劉辯以及太後何氏之安危。
如今童淵突兀的出現並且身上還發生如此之大的變故,就算是傻子都看出童淵的不對勁來。
張道陵、左慈、於吉幾人皆是邁入了天柱境的存在,更加能夠感受到童淵身上所散發出來的那種可怕的氣息。
那是壹種超越了天柱境存在的氣息,給人的感覺就像是面對那高遠縹緲的蒼天壹般。
幾人分別守護在楚毅四周,隨時準備出手。
如果說先前對於楚毅是否能夠渡化眾人飛升還有那麽點疑慮的話,那麽這會兒看著四周天地之異象,張道陵等人心中卻是信了楚毅的話。
如果說不是真的能夠飛升天外的話,天地也不可能會出現如此之異象。
楚毅盯著童淵,同時心神引動氣運祭壇,隨時準備出手,畢竟童淵的變化太過駭人。
先前大宋世界楚毅也曾帶人離去,卻也沒有引發這般的天地異象,然而這壹次卻是出現這般的變故,說實話就是楚毅也非常的驚訝。
不過這種突變楚毅多多少少也能夠看出壹些端倪,若是不出意外的話,童淵之所以會有如此之變故,必然是同這壹方世界有關。
畢竟這壹方世界當年也是壹方強盛的大世界,若非是因為始皇伐天壹場大戰下來導致天地有缺,怕是這壹方世界還如以往壹般強盛。
雖然說天地有缺,可是底蘊尚在,如今楚毅卻是將這壹方世界壹個時代所孕育的精華打包帶走,這壹方世界要是沒有壹點反應的話那才是怪事呢。
傳國玉璽乃是這壹方世界所孕育的承載氣運的無上寶物,如今縱然漫天雷海如暴雨壹般落下,卻是被傳國玉璽給擋在外面。
通天大祭壇緩緩拔升,迎著如同雷海壹般的雷霆朝著天外而去。
壹聲長嘯忽然傳來,就見沐浴在雷海之中的童淵雙目之中迸射出兩道貫穿天地的雷光,那雷光如同浩瀚大日壹般直奔著通天大祭壇而來。
如有實質壹般的目光正中通天大祭壇,所幸通天大祭壇有九條氣運神龍盤繞,那兩道目光撞擊在九條氣運神龍所形成的護罩之上不過是令通天大祭壇微微顫動了壹下而已,絲毫沒有阻止通天大祭壇拔升天外。
就在童淵有所動作的同時,張道陵、左慈數人也齊齊飛身而起,手掐印訣,各自向著童淵打出自己至強壹擊。
以張道陵、左慈幾人的實力可以說是立足於這壹方世界的巔峰,幾乎無人可以與之相媲美,幾人聯手壹擊之下,世間無人可以接下這壹擊。
然而童淵周身雷光閃爍立於虛空之中,面對幾人聯手壹擊只不過是手中長槍微微抖動,剎那之間虛空破碎,輕而易舉的便將幾人聯手壹擊給攔了下來。
雙目空洞的童淵眼眸深處仿佛藏著壹尊亙古永存的無上存在壹般,只是與其對視便讓人忍不住為之心悸。
楚毅眼看著張道陵幾人聯手壹擊都被童淵輕易接下不禁深吸壹口氣,看了那懸浮於空中的傳國玉璽壹眼,再看高天之上漸漸浮現出來的壹道若隱若現的門戶,楚毅深吸壹口氣,上前壹步沖著張道陵幾人道:“幾位道長退下吧,蒼天臨世,妳們絕非是其對手!”
此刻楚毅道出童淵體內那壹股意誌乃是蒼天,張道陵幾人不禁眼睛壹瞇盯著童淵直看,像是要將其看穿壹般。
“這不可能,蒼天怎麽會有意識?”
正所謂天若有情天亦老,若然蒼天真的有了意誌的話,對於蒼生而言,只怕就是壹場無邊災禍了。
眾所周知自始皇伐天,蒼天有缺,世間長生之路斷絕,亙古以來,從來沒有聽說過什麽蒼天有意識之說。
楚毅搖了搖頭道:“此並非是蒼天誕生了意誌,不過是天地的壹股本能罷了,此番楚某帶走的可是這壹方世界所孕育的壹個時代的精華,壹旦離開這壹方世界,必然會給這壹方世界造成莫大的損害,天地不過是本能的想要自保罷了,而非是真正的如同生靈壹般有了意誌。”
若非是確定這降臨下來的並非是蒼天真正誕生的意識的話,楚毅怕是早就跑路了,他就算是有氣運祭壇作為依仗,所實話也沒有把握敢去同壹方大世界的世界意識相抗衡。
別看他前前後後加起來足足獲取了上百億之多的氣運,看似很多,但是對於這麽壹方世界來說,楚毅所獲取的氣運其實壹點都不多,單憑這點氣運催動氣運祭壇或許可以辦成許多常人所難以想象的世界,然而卻不包括與天地相抗衡。
所幸這不過是天地的壹種本能罷了,就算是如此,降臨於童淵體內的力量也斷然不是張道陵他們所能夠相媲美的。
但凡是無法超脫這壹方世界的存在,在這壹方世界當中便絕對無法與之相抗衡,所以楚毅才讓張道陵幾人退下,畢竟再交手下去的話,只怕張道陵幾人就有性命之憂了。
直面童淵,雖然說隔著那九條盤繞的氣運神龍,可是楚毅依然能夠感受到來自於童淵身上那壹股幽遠亙古長存的氣息。
童淵空洞的雙目盯著楚毅,突然之間身形壹晃出現在楚毅的面前,那氣運神龍所形成的屏障就像是不存在壹般根本就無法阻攔童淵。
楚毅同樣是瞬間出手,剎那之間燃燒上億之多的氣運,同樣是壹股蒼茫高遠的氣息自楚毅體內蕩漾而出,同時楚毅壹指向著童淵點了過去。
童淵手中長槍寸寸斷裂,而楚毅則是連連退後,不過兩人壹進壹退相對之間的距離卻是保持著不變,當童淵手中長槍徹底崩碎的時候,楚毅壹指正點在了童淵眉心之間。
頓時童淵身形微微壹頓,而楚毅那壹根手指也無聲無息的化作了飛灰,可是立於空中不動的童淵眼中空洞幽遠的氣息卻是壹瞬間散去,漸漸的為壹股迷茫靈動的神色所替代。
童淵迷迷糊糊的回神過來,正看到自己立於空中,而對面的楚毅正神色鄭重的看著他。
“我……我這是怎麽了,為什麽會在這裏?”
壹臉的迷茫之色的童淵記憶仍然停留在自己隨侍天子眼看那通天大祭壇拔地而起飛天而去的那壹刻。
童淵之所以出手無非是被天地所選中罷了,同童淵並沒有什麽關系,否則的話天地意誌散去,楚毅完全可以隨手將童淵給打殺了,但是楚毅並沒有那麽做,反而是沖著童淵道:“先生可願隨楚某飛升天外,共享長生否?”
祭壇之上,壹身白衣的趙雲手握長槍,遙遙看著童淵以及楚毅二人,眼中滿是期待之色。
作為童淵的弟子,趙雲自然是極為希望童淵能夠與他們壹起飛身天外,可是童淵只是稍稍思量壹番便搖了搖頭道:“人各有誌,若然所有人都隨殿下飛升而去,大漢又將何存,就讓童某留下來守護大漢江山社稷吧。”
楚毅微微壹嘆,正如童淵所言,人各有誌,大漢傳承數百年,自有壹班人對大漢忠心耿耿,哪怕是長生的誘惑當面,這些人也沒有為長生所惑,反而是選擇留下來扶保大漢社稷。
不過這樣也好,對於那些選擇留下來的人傑,楚毅在臨走之前便將之薦於大將軍何苗,相信有這些人傑在,哪怕是相對於隨他而去的那些人傑,這些留下來的人傑可謂寥寥,但是也足夠保證大漢江山不受外敵侵犯了。
想三國末年征戰數十年,魏、蜀、吳三國壹樣吊打周邊異族,如今留下來的人傑再加上大漢的底蘊,說實話不去欺負周邊的大小國家就不錯了,經歷了黃巾之亂,大大小小的世家豪族覆滅不知多少,也算是讓大漢浴火重生了壹遭。
哪怕是帶走這些人傑,楚毅也足可問心無愧,倒也不用擔心大漢會因其而覆滅了。
看了童淵壹眼,楚毅伸手壹揮,頓時壹股力量裹著童淵出了為九條氣運神龍所環繞的通天大祭壇。
童淵身形落於天子以及太後鑾駕之旁,這會兒太後何氏方才反應過來沖著童淵道:“先生,方才究竟發生了何事?”
童淵微微搖了搖頭道;“童某到現在也是迷迷糊糊,只覺得壹眨眼的功夫便過去了許久。”
這會兒坐在壹旁的劉辯卻是用壹種驚羨的目光看著童淵道:“童師,妳教辯兒習武吧。”
卻是先前童淵沐浴在雷海之中如神如魔壹般的身影在劉辯心中留下了極深的印象,令劉辯生出壹種向往的念頭。
如果換做往常的話,何氏定然會呵斥劉辯然後勸說劉辯要將心思放在帝王之學上面,但是就如劉辯被童淵那身影給刺激到壹樣,何氏同樣也是被刺激的不輕。
回到鑾駕旁的何苗這會兒臉上卻是神色變幻不定,有後悔有釋然,何苗怎麽都沒有想到楚毅竟然真的有這般的通天手段。
只看那祭壇拔地而起沖天而去的異象,何苗已經意識到自己究竟錯過了何等的機緣,可是路是自己選的,就算是再如何後悔也是遲了。
不過想到自己收獲的乃是眼下大漢至高無上的地位,何苗心中多多少少還是有幾分安慰的。
京師之中無數百姓這會兒卻是壹個個的目瞪口呆的看著高天之上那遮蔽了天日的通天大祭壇,尤其是九條神龍顯化而出盤繞著通天大祭壇,頓時壹名名的百姓敬畏的拜服於地沖著那漸漸飛升而去的通天大祭壇叩拜不已。
這些百姓自然是不知道其中的內情,所以說只是為那飛升的異象所驚罷了,可是對於那些知曉其中內情的世家豪門來說卻是反應不已。
有的世家豪門對於楚毅所謂飛升之說根本就是嗤之以鼻,渾然沒有放在心上,甚至還嚴謹家族子弟參和其中,畢竟這些世家豪門可都是經歷過漢武帝求仙之事的。
哪怕是以漢武、光武這些歷代帝王的驚天能力尚且求不得長生,區區楚毅雖然說大權在握,又怎麽可能求得長生。
但是這會兒這壹部分世家豪門卻是後悔莫及,壹個個哀嘆連連,自嘆家族錯過了無上的機緣。
倒是此刻位於通天大祭壇之上的數萬人臉上露出了歡欣雀躍之色,畢竟這些人差不多都是知曉其中內情的,但是大多數人心中其實並不太相信楚毅真的能夠帶他們飛升。
尤其還是壹下子帶了那麽多人,怎麽看都是那麽的荒謬,只是眼下親眼看著通天大祭壇飛天而去,四周神龍盤繞,這些人此刻的心情自然是可想而知。
在氣運祭壇的牽引之下,通天大祭壇正奔著高天之上壹處玄之又玄的所在而去,那壹處所在正是氣運祭壇所開辟而出的飛升通道。
看著那瘋狂燃燒的氣運,楚毅不禁肉痛不已,這可是上億上億氣運的燃燒啊,他在這壹方世界當中也不過是獲得了上百億的氣運罷了,照這架勢,怕是要不了壹盞茶的功夫,他所有的氣運都要燃燒壹空了。
要知道這還是有大漢氣運做支撐的情況下,傳國玉璽已經是扛下了大頭,而他所消耗的氣運更多的是定位以及控制兩界時間流速。
隨著通天大祭壇越飛越高,漸漸的消失在所有人的視線當中,楚毅心神沈入識海之中,肉痛無比的看著那瘋狂燃燒的氣運,神色變幻不定,咬了咬牙,猛然之間斷開了氣運的供應。
楚毅本來打算控制兩界時間流速,將回去的時間定在他離開那壹方世界壹日之內,可是眼下這情形,真要這般操控兩界時間流速的話,他那百億氣運怕是耗盡都未必能夠做到。
所以說最後楚毅只能做出抉擇,將兩界時間流速放緩下來,感受著那如瀑布壹般下跌的氣運戛然而止,楚毅這才算是稍稍松了壹口氣。
轟隆壹聲,護持於通天大祭壇之上的九條氣運神龍化作流光沒入傳國玉璽之中破空而去向著下方墜去,而通天大祭壇卻是在壹道偌大的祭壇虛影籠罩之下化作壹道流光消失天外無盡茫茫混沌虛空。
大漢世界
無數人於青天白日之下親眼目睹通天大祭壇攜帶數萬人飛天而去,隨著那些知曉內情的世家將消息傳開,很快消息便如同長了翅膀壹般向著天下四處傳播而去。
長生,長生
無數籍籍無名然則卻是驚才絕艷之輩皆生出追逐長生的念頭來,先前沒有先例也就罷了,可是有了楚毅攜帶那麽多人飛升,壹人得道雞犬升天的事實就在眼前,可想而知,整個世界的風氣頓時為之壹變,追逐長生竟然成為這壹方世界的主流。
然而自先秦之後,天地有缺,無數驚才絕艷之輩,無數大賢,能人異士何嘗不是追逐長生而不可得。
這些人以楚毅飛升為例,以為他們之所以不得長生乃是求取長生的方法不對,所以無數人開始效仿楚毅飛升之法。
壹時之間無數賢才入朝為官,扶保社稷,輔助大漢開疆拓土,積累氣運,並且建造飛升祭壇,妄圖追逐楚毅腳步飛升。
結果可想而知,這些人再怎麽的祭祀蒼天也不可能飛升,楞是在這壹方世界建造了壹座又壹座的通天大祭壇,遍布全世界,後世之人稱之為奇跡。
漢歷兩千零二零年,壹支考古隊在大漢皇室的主導下對明武帝劉辯之墓進行考古性發掘,試圖自明武帝大墓之中找出古史記載之中楚王楚毅攜數萬人飛升之記載是否屬實。
在當世之人看來,楚毅攜數萬人飛升的記載絕對屬於神話傳說,乃是史官以春秋筆法為明武帝除去以楚毅為首的閹黨集團做遮掩之詞,其實楚毅等數萬人並非飛升,而是為明武帝在壹幹忠義之士輔助之下將這壹禍國集團覆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