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官路商途

更俗

都市生活

恢復意識時,張恪想極力恢復車禍時的記憶,卻發現仿佛時間與空間扭曲後殘存下來的碎片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603章 無法壹蹴而就

重生之官路商途 by 更俗

2021-9-10 21:12

  張恪看出柳誌成有很多顧慮,便提出要先將已經退出臺積電的那幾十名工程師攬入旗下。
  之前的投資方在吉隆坡註冊了壹家科技術公司,那幾十名工程師都在那家公司旗下開展晶圓廠建設項目的技術籌備工作。
  大多數的投資方選擇退出,張恪只要以隨便某家公司的名義接受郭松延、柳誌成手裏那家科技公司的股份就算將那幾十名工程師接過手。
  當然,科技公司易主之後,還有多少技術人員會留在那家技術公司並聽從派遣前往建鄴或香港或東京的科研機構工作就不得而知了;柳誌成的作用是相當關鍵的。
  在參觀現場,柳誌成沒有多說什麽,將李遠湖、羅君、肖明建、王維均、陸文夫等省市官員送走之後,眾人返回橡樹園創業投資中心——既然是利用麗豐印染廠的廠房改建而成,施工人員都習慣將這裏稱為麗豐園區,創業投資中心及實驗室籌備辦公室位於園區最裏角壹棟廠房改建的辦公樓裏。
  站在道路上已經看不到那棟房子有印染廠車間的痕跡,高檔石材貼面勾勒奇思妙想的圖案,在房間的花莆裏臥擺著壹塊半米高的湖石,在胡石的正面上鐫刻著“橡樹園創業投資中心”的字樣,算是公司的標誌。
  張恪委托陳信生從新加坡聘請壹個在孵化高科技企業方面有著豐富經驗的五人團隊來管理創業投資中心以及三個億額度的創業投資基金;整個創業投資中心目前的職員還不到二十人;這棟辦公樓裏壹半的辦公區域留給實驗室籌備所用。
  實驗室的籌備以及建成之後的運營都需要壹流的研究人才,這恰恰是國內急缺的。幸好東南亞地區遭受此劫,日韓等地的電子產業也正陷入有史以來最嚴重的衰退之中,那些出國留學並留在海外電子企業工作的海外留學人員這時候所感受到的危機感也是最沈重的。
  這時候恰好是迎接海外留學人員返回國內的大好時機,張恪特別將蔣薇調去香港頂替許思,壹方面是許思有自己的事業想要去做,壹方面,通過香港的獵頭公司在東南亞大範圍的獵取高級技術人員的工作也要迅速開展起來。
  不管怎麽說,早前脫離臺積電的三十多名工程技術人員,絕對是壹筆寶貴的財富。
  ……
  這棟整體壹間的高大廠房給分隔成上下兩層辦公區域,走進去是壹個挑高六米的前廳,寬敞明亮,前臺背依著壹道磨砂玻璃墻,有彩色有機玻璃制成的紅橡樹標識與公司銘牌貼在磨砂玻璃墻上。
  從前廳左側的弧形扶梯走到二樓,二樓南窗下是壹個頗具現代藝術風格的開放式員工休息區,張恪請郭松延、柳誌成坐到休息區說話。
  “真正要將這個晶圓廠項目撐起來,沒有壹兩百名成熟的工程技術人員根本就不夠用……”柳誌成坐下來,真誠的說道,張恪提出要將已經退出臺積電的三十多名工程師接過手去,他自然會猜測錦湖可能會強行上晶圓廠項目。
  “呃,”聽到柳誌成的提醒,張恪點點頭,沒有完整的技術團隊,沒有像柳誌成這樣的核心人物去主持這個項目,當然不會貿然去做晶圓廠的項目,不過他嘴裏卻沒有這麽說,只是用平靜的眼神註視著柳誌成的眼睛,帶著淡淡的微笑說道,“有些事情必須要有人去做,我對財富看得很淡,得來容易,敗也迅速,只是很不甘心內地十三億人口的市場只是海外電子廠商逐鹿之地……”
  “啊……”郭松延、柳誌成聽了微微動容。
  為了促進雙方的信任關系,近十天以來,柳誌成、郭松延也大致了解到錦湖在這三年時間裏崛起的歷史,錦湖的市場奇跡令人嘖嘖稱奇;像郭松延在商界拼搏了這麽年,見識到的青年才俊如過江之鯽,卻鮮有人像張恪這般年輕就取得如此輝煌成就的。
  張恪是性格鮮明的人,使得錦湖也被烙上鮮明的色彩。
  張恪的這番話,郭松延、柳誌成聽來卻是相信的。
  ……
  歷史總是有很多的巧合,即使沒有柳誌成,三年之後,張汝京也會在世大給臺積電兼並之後率眾到內地籌建中芯國際。
  張恪只是希望能將這壹歷史進程提早三年。
  雖然金融風暴還剛剛吹過第壹輪,張恪卻曉得大體不差的發展趨勢,由於香港的局勢得到改善,說不定金融風暴會比他所經歷的另壹段歷史要提前幾個月的時間結束。
  今後三年是日韓電子企業遭受重挫後休養生息的三年,是數字信號技術全面取代模擬信號技術的關鍵時代;所謂此消彼漲,只要國內的電子企業、只要錦湖在這三年時間裏得到長足的發展,就能擠壓日韓電子企業借內地十三億人口市場復蘇的空間。
  這三年的時間至關重要。
  若有壹線可能,張恪還是會盡力去推動這個項目的,雖然柳誌成看起來有些信心不足,而且又顧慮重重。
  三十名工程技術人員是遠遠撐不起這個晶圓廠項目的,要有兩百熟手,陳信生或許能勉強承擔重任;話又說回來,若能與德儀保持良好的合作關系,不從德儀大肆挖人,說不定德儀也會支持錦湖在內地建壹家二流技術水準的晶圓廠——這本來就是德儀步入淘汰期的技術。
  張恪當然是還有他另外的打算。
  集成電路產業發展到八十年代中後期,已經分化成集成電路制造、應用設計、封裝與測試等四個界限分明的產業群。
  臺積電主要為其他電子廠商提供集成電路制造服務,也包括封裝與產品測試,卻不涉及具體芯片產品的應用開發。
  這是臺灣電子產業發展的特點,有臺積電為基石,促使其他以芯片開發、設計為主營業務的公司獲得極大的發展。
  碟機系統控制芯片的主要供應商臺灣明俊電子有限公司,開發出碟機系統控制芯片的技術之後委托臺積電代工生產獲得最終的芯片產品出售給各碟機產商。
  愛達電子也具備碟機系統控制芯片的開發能力,不過是委托德州儀器代工。
  代工模式能讓臺積電在晶圓制造方面更專業,但是也有其不利的壹面,臺積電沒有自身開發的芯片產品保證公司有壹個穩定的利潤,壹旦整個行業陷入低谷,臺積電的業績也會受到極大的波及。
  東南亞金融風暴還會進壹步蔓延,不僅整個東南亞地區的經濟環境會進壹步的惡化,連包括臺灣地區、新加坡、日本等地的經濟也將不可避免的陷入衰退,韓國經濟更會直接給金融風暴吹殘——只怕誰都不能像張恪那樣清晰明了的預知這壹刻不會太遙遠,臺積電也會陷入短暫的經營困境之中。
  這會促使臺積電的內部矛盾浮出水面甚至有激化的可能。
  只要能接手第壹批的工程師,等柳誌成與他手下其他工程師在臺積電感覺不到未來還有出路而選擇離開臺積電之時,他們就不會有太多別的選擇。
  在接下來近兩年的時間裏,全球各大晶圓廠都會陷入產能過剩的短暫困境,張恪並不擔心科技公司旗下的那批工程師會選擇離開。
  ……
  張恪自然不會將他全部的用心都明說出來,他選擇了壹個很能鼓舞人心的說辭,表明錦湖將迎難而上的決心。
  在結束為期五天的業務訪問之後,柳誌成雖然沒有最終下定決心,卻同意與郭松延壹起將馬來西亞註冊的那間科技公司的股份轉讓到張恪在開曼群島註冊的壹家公司名下,由張恪註入壹部分資金,讓這個項目的前期籌備工作還能繼續維持下去。
  盡管此時柳誌成對這個晶圓廠的投資項目已經不抱有太大的信心了,至少為自己、為他手下的那批工程師留壹條退路,他也不會馬上就從這個項目脫身而出。
  柳誌成、郭松延返回香港,張恪讓陳信生同行,也讓陳信生親自陪郭松延到馬來西亞走壹趟,將願意到內地工作的工程技術人員先簽到愛達集團旗下回國內來參加實驗室的籌備工作,其他猶豫不決的工程技術人員先放在馬來西亞的科技公司裏繼續負責晶圓廠的技術籌備工作——要將人壹下子都拉回到國內來也不現實,這個工作卻是要堅持不懈的做下去。
  事情並沒有實際性的進展,建鄴市委市政府倒沒有懈怠,卻激發起更大的興趣。
  建鄴市委書記羅君甚至找到張恪問錦湖能不能獨力承擔這個項目,張恪明確的告訴羅君,沒有柳誌成與他手下那群工程技術人員,即使能從德儀或者新加坡特許獲得壹些二流的晶圓制造技術,錦湖獨力去搞,最多建成壹座三流水準的工廠,而且未來的進步空間非常有限。
  羅君知道張恪有拒絕李遠湖的勇氣,在這上面就沒有強求,只是再次表明建鄴市委的立場,只要有壹線可能,建鄴市委市政府也會盡百般的努力去爭取。
  不僅僅建鄴市委市政府如此堅定的表明立場,從葉臻民那裏反饋回來的消息,中央對這個項目也非常的熱切,只是項目還沒有什麽眉目,不便直接出面支持。
  葉臻民九月中旬會代表中聯辦與香港方面的代表出訪新加坡,與新加坡政府商議聯合抵禦金融風暴沖擊的合作事宜,趙濟東副總理已經同意錦湖與建鄴市政府派工作人員隨行,試探壹下新加坡政府對晶圓廠項目移至內地的態度——這涉及到還能不能繼續從新加坡方面獲得壹部分的晶圓制造技術。
  九月,錦湖要連續推出數字手機、電子詞典等新產品,蘇津東作為運營部總經理,他要留在海州總部坐鎮。
  海外產品研發中心的工作,暫時由海外運營部總經理肖晉成負責,除此之外,肖晉成還要負責籌備海外銷售網絡,為年底順利在海外市場先期推出MP3播放器做準備,還要負責海外地區留學人員的招聘工作。
  陳漢璋主持ESS實驗基地的工作,要持續研發最新的產品技術,也要考慮將壹部分不是特別重要的研究工作先轉移到國內,還要秘密籌備壹個開發手機基帶芯片的研發小組。
  除了統籌全局之外,橡樹園的主要工作還是壓在陳信生的肩上,這時候,他又責無旁貸的承擔起晶圓廠項目的重任。
  越秀控股那邊,8月底也進行了股權調整,孫尚義出任越秀控股董事長,張恪希望錦湖到東南亞撿果子時,他能發揮他的影響力,不過此時的孫尚義卻是要先代表越秀控股與惠山市政府談妥註資香雪海的事情。
  對沖基金的事情,只能繼續丟給葉建斌與尼克李森他們壹起盯著。
  9月4日,張恪將所有的事情都暫時拋到壹邊回了壹趟海州,9月6日是東海大學新生報名的第壹天。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