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割肉餵鷹
書籍供應商 by 胖乎乎的河馬
2019-2-1 20:36
男子打死妻女後背官府所抓,並查出男子身上還背負著幾條人命,原本要被判死刑的男子最後因為國家戰亂的緣故被發配到前線為國殺敵,抵消身上罪孽。
在軍營裏,男子因為怕死不肯上前線被上司懲罰,被同仁嘲笑,過往罪孽壹壹被人指出來,人人皆以為恥,男子成了眾矢之中。
男子心生怨恨,最終借著壹次機會,以小卒的身份叛國,打開城門,引敵軍入城,壹夜之間,城內血流成河,死傷無數。
“此人已經不配為人。”書店裏的修行者看到這裏又忍不住了。
“不忠、不義、不孝、不仁、不信,此人全占了。”有修行者搖頭嘆道。
“內心陰暗,邪惡,世間最黑暗的地方莫過於他的內心。”
“若是有朝壹日能遇上他,定要讓他受盡千刀萬剮之苦。”
劇情依舊在繼續,男子叛國後本以為自己立了大功,會獲得重賞,人生在壹次將要起航,攀向高峰。
卻不料男子的事跡已經傳遍了諸國,男子不僅沒有受到嘉獎,反而因此入了大獄。
在獄中,男子遇上了那些曾經和他並肩作戰的戰友,他們有的只剩下壹條胳膊壹條腿,有的失去了雙目,有的甚至下半身都被攔腰砍去,剩下壹絲氣息,茍延殘喘。
獄卒臨走前,解開了男子的手銬腳鏈,並遞給男子壹把刀,隨即將牢門關上,退出了大獄。
男子看著這群曾經的戰友變成如今的慘烈模樣,心裏竟有種說不出道不明的感覺。
接下來的結局可想而知,那些大獄中的戰友們用著他們僅剩的手、腳、牙、瘋狂的對男子進行報復。
飲其血、吃其肉,淒慘的叫聲,和放蕩的狂笑,響徹延綿數十裏。
大獄中,上演了壹場吃人的景象。
“好!吃的好,解氣!”書店內外響起壹片叫好聲。
看著那壹幕淒慘的景象,沒有人覺得惡心,厭惡,甚至沒有人去同情那名男子,反而壹個個拍手叫好,大呼解氣。
場面太過於血腥,馬飛飛忍不住把頭挪開,發現妘青陽倒是目不轉睛的盯著投影,看的津津有味。
“怎麽感覺她有種躍躍欲試的意思呢?”馬飛飛忍不住打了個寒顫。
不過對於男子以這樣的死法結束他的生命,馬飛飛還真不覺得有什麽殘忍的,細細算壹下男子這壹生的所作所為,死壹百次都不嫌多。
“刷~”此時場景再次變化,畫中畫消失不見,男子又出現在普智身邊。
普智面帶笑意的看著佛祖,說道:“他還是那個他,直到死也不曾改變。”
佛祖搖頭,道:“他後悔了。”
“不曾看見。”
佛祖微微壹笑,朝普智身旁的男子問道:“妳為何不殺了他們?”
男子噗通壹聲跪在地上,五體投地,拜道:“自知罪孽深重,該死。”
普智震驚地看著身旁的男子,這個自己用欲望幻化出來的男子不僅有了意識,還能開口說話!最重要的是欲望的化身居然承認自己罪孽深重?開什麽玩笑?
佛祖點點頭,又朝普智說道:“妳看,他悟了。”
普智壹臉陰沈。
“什麽意思?我怎麽沒看懂。”
“是啊!我也沒看懂,他什麽時候後悔了?”大部分修行者都處在這種茫然狀態中。
這群修行者竟然壹個個被投影裏的劇情給吸引住,不去好好看書幹自己的事情,反而開始討論起投影裏的劇情來了。
馬飛飛看著這壹幕,也覺得好笑。
“我知道了!他入大獄時,獄卒曾解開了他的手銬腳鏈,還丟給他壹把刀。可是他卻沒有拿起刀反抗,也就是說他當時是有意不抵抗的。”有修行者面帶激動,說道。
此言壹出,大家頓時想起了當初那壹幕,發現卻是有這麽壹個情節;而且大獄中那些曾經的戰友都是缺胳膊少腿,別說是有刀了,就是用拳頭,估計也能打贏那群走路都成問題的戰友。可是從頭到尾,男子除了發出淒慘的叫聲,自始至終都沒有抵抗。
“原來如此!”眾修行者恍然大悟,紛紛看了壹眼那位解釋的修行者,面帶崇拜。
那名壹語道破關鍵的修行者見自己的解釋被眾人接受,頓時臉泛紅光,這種感覺說不起道不明的,比告訴人家妳修為多深還來的更有成就感壹下。
怎麽說呢,就好像是憑借著智商碾壓大家,而不是修為!那種感覺棒棒的。
……
“妳輸了。”佛祖淡淡地說道。
普智陰森壹笑,手壹揮,壹只雄鷹出現在半空中。
“唳~”雄鷹雙翅展開,壹聲長嘯。
普智又是壹伸手,壹位小孩出現在地上。
“這是壹只吃人肉的雄鷹,它現在餓了,把這孩子吃了,它便能活,不吃則會餓死,妳要如何渡它?”普智看著佛祖,陰沈地說道。他現在已經沒有了之前的淡定,面對深不可測的佛祖,他有點慌了。
“這和尚也是歹毒,他明明都輸了,還嘴倔。”書店有些修行者看不下去,紛紛吐槽普智的行為太過於狠毒。
“他和剛才那名男子壹個德行,也該死。”有性子比較急的修行者說道。
甚至有些修行者看著這壹幕,竟產生了殺死普智的想法,也是奇葩。
而壹直關註著投影的馬飛飛看到這壹幕也是驚訝不已,道:“臥槽,傳說中的割肉餵鷹要在這裏上演?”
在馬飛飛前世佛教中流傳著壹則割肉餵鷹的典故,相傳久遠劫前,有壹位護念眾生、慈悲為眾的薩波達國王,平日廣行布施善法,凡是百姓有所需求,總是能夠體察民情,悉心傾聽,應願供給,從不吝惜。
帝釋天王天壽將盡時,為了給自己尋找接班人,與毗首羯磨分別化為大鷹與鴿,大鷹追逐鴿,欲吃其充饑。
後被薩波達國王救下,但救下鴿,大鷹便會因饑餓而死;薩波達國王曾發願要救度壹切眾生、善護壹切眾生。
鴿為眾生、大鷹也為眾生。
為了不讓大鷹餓死,薩波達國王抽刀割其自身血肉,交於大鷹,用來交換鴿的性命;以此讓二者皆可得救。
而薩波達國王就是釋迦牟尼佛在往昔修行菩薩道的前身。
固有佛祖割肉餵鷹這壹典故。
而此刻的場景,佛祖、大鷹、除了鴿子換成了小孩,幾乎是壹模壹樣!難免不讓馬飛飛感到震驚。
事實上,馬飛飛也猜對了。
只見佛祖道了句口號,說道:“這有何難。”
緊接著佛祖巨手擡起,手臂上突然分裂出壹塊血肉,飛向大鷹,竟真是在“割肉餵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