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八章 徐庶,龐統
三國開局斬關羽 by 煙雨莽蒼蒼
2024-2-17 20:21
聽到劉表這麽說,蒯良便也沒有再多言。
畢竟荊州這個時候,是壹個什麽情況,他心裏面也很清楚。
到了此時,荊州以及劉表這個荊州牧,已經被逼到了角落裏。
沒有了別的什麽辦法。
目前自己所想的這個辦法,雖然有著不小的隱患,可也是目前來說,最好的解決辦法了。
畢竟他們本身就解決不了這個難題,不如此做,情況將會更加糟糕。
目前也只能是如同劉表所說的那樣,先保住當下,再說未來了。
而且,華雄那邊,還真的不壹定能夠將這些給接下來。
畢竟這是需要無數錢糧,來進行支撐的事。
確定了這個事情之後,劉表立刻就召集來了很多治下官員,開始向他們傳達這個意思。
劉表治下的壹些人,在得知劉表準備如此做的時候,覺得劉表此等行為,實在是有些過於無恥和無能了。
“劉表已經技窮,自己治下的百姓,自己無能去處置,去賑濟。
這個時候,卻將眾多百姓往華雄那邊推。
往華雄那邊推是好,目前看起來,也確實是壹個很好的辦法。
可我以為這是飲鴆止渴,剜肉補瘡。
目前看上去很可以,但是接下來,他必定會後悔。
華雄早在很早之前,就已經對此有所準備。
並且還在之前,從荊州劉表手中,拿走了大量的糧食。
南郡在其統治之下,已經迅速的安定下來。
在這種情況之下,劉表的這種計策,只所做起到的成效並不大,反而會被華雄,將他所送去的那些災民們都給安置下來。
成功轉化為華雄治下之民。
如此以來,等到這大旱過去之後,劉表這邊可就難受了。
到了那時,只怕劉表手下,再無什麽可戰之兵,可用之民!
眾多的百姓,都逃亡到了華雄手下。
而他治下很多世家大族,又趁此機會,收攏流民,購買田畝,將更多的百姓收入到他們的治下。
如此壹來之下,能交稅的人,就變得更少。
到了那時,劉表再想收稅,想要征兵,都很難做到。
將會被世家大族,進壹步的給牢牢把握控。
大旱結束之時,只怕便是劉表覆滅之日!”
荊州長沙郡,壹處依山建立的別院之中,壹個看上去二十幾歲的文士,出聲如此說道。
此人壹身文士長袍,腰間掛著兩把劍。
雖然是文士打扮,但是體格卻顯得健碩。
比壹般的文士,更加的強壯。
聽到他這樣說,邊上在場的幾人,都紛紛點頭,表示認同。
而後有壹人望著他道:“元直,這種事情,妳我能都能看出來,弊端很大。
但是除此之外,似乎劉表也沒有什麽太好的辦法。
這也是壹個沒有辦法的辦法了。
元直妳既能看出現在的這種弊端,那可有解決辦法?”
這個腰配雙劍的文士,便是徐庶徐元直。
其余眾人,也都紛紛望向徐庶。
想聽聽徐庶,有什麽高明的論斷。
徐庶所說的那些弊端,他們這些人,其實基本上都能夠明白。
知道這不是壹個太好的選擇。
只是如今,站在劉表的立場上去考慮事情,他們也根本沒有別的什麽破解之法。
覺得劉表的這個辦法雖然並不好,可終究不失為壹個辦法。
至少能夠讓他解決很多的困難。
弊端大就弊端大壹點。
問題誰都會提出,可是怎麽解決問題,卻是壹個大難題。
才是最重要的。
在場的眾人,都覺得眼前劉表這裏,已經沒有任何的破局之法。
眼前的這種做法,便是最好的。
聽到此人如此詢問,徐庶道:“不是沒有辦法。
此時劉荊州直接派遣兵馬,將其治下的眾多世家大族,豪強富戶們,給匯集起來,讓他們拿出錢糧,用來賑濟災民。
要是不肯,便順勢直接滅了!
這些世家大族們,別看現在遭了災難,但家中還極為富有。
特別是有些家族中,存糧極多。
若是能夠將其給滅掉,他壹下子將會得到許多的錢糧。
用來賑濟這些災民,度過旱災,絕對沒有任何問題。
而且如此壹來,在今後便可以不再受這些世家大族的牽制,能夠真正的做到,統治剩下的荊州四郡。
又能夠收攏眾多民心。
如此壹來便霸業可成,困局可破!”
徐庶挺直身子,手扶在腰間雙劍之上。
望著在場幾人如此說到。
聲音之中,帶著壹絲激昂。
聽到徐庶所言,在場眾人,有的為之色變。
有的微微皺眉。
有的目露驚疑之色。
“元直,妳這話說的,豈不是關中華雄所用的伎倆?
華雄便是如此對待世家大族的。
只是,這情況和情況不同。
劉表乃是漢室宗親,所靠的便是世家大族的支持。
倘若真的這般做,只怕還沒有等他將這些事情做完,治下世家大族們,便已經先將劉表給解決了……”
徐庶道:“這就是各憑本事了。
這就是最好的做法。
倘若不如此做,根本沒有任何的生路。
華雄能夠通過此舉,壹舉破開困局,為何劉表便不能?
如果是操作得當,壹樣可以。
壹直擔心世家大族,便會壹直受到世家大族的鉗制,永遠站不起來。
他這個時候不願意冒險,今後經歷了此番事情之後,就算是想要再次冒險,對世家大族們出手,行此策,也根本不可能了。
沒有了力量,只能夠慢慢的等死而已。
既如此,還不若行壹些激烈手段,拼死壹搏,成了便可涅盤重生。
便是不成,那也和之後的結局沒有什麽兩樣。
壹直在這裏,前怕狼後怕虎,猶猶豫豫怎成大事?
這等心性的人,根本不配在這亂世當中爭鋒,更不配為壹州之主。
再這般下去,正如我方才所言,大旱結束之時,只怕便是流劉滅亡之日!”
聽到徐庶所言,在場有人很不認同。
直接出聲進行反駁。
覺得世家大族才是根本,不可違逆。
也無可替代。
華雄是倒行逆施。
徐庶此言,更是大逆不道。
是壹個亂招。
將會給劉表帶去災禍,也會讓荊州四郡,變的更亂,乃是取死之道!
荊州四郡,將會更加動蕩不安!
徐庶聞言,將手扶向腰間雙劍,瞇眼看著此人。
帶著壹絲的驕傲。
然後開口和其辯論起來了。
將其給辯的啞口無言。
如此壹番辯論之後,徐庶道:“劉表已經是註定了將要滅亡。
其治下四郡,也將大亂。
諸位好友,若是可以,便不要在這裏多待。
免得到時間,會受到波及。
我今日與諸位相聚,也是要向諸位告別。
再過上旬日,我便會從荊州這裏離去……”
徐庶和眾人壹番辯論之後,望著在場幾個,在荊州這裏還算可以的朋友如此說道。
“元直此番,可是要前去找華雄,投奔華雄帳下為官?
聽說孔明早在之前,便已經到了華雄的帳下聽命。
而且還頗受重用。
雖然年紀不大,可那華雄並沒有因為他年歲太小,就有所輕視。
元直對那華將軍如此推崇,想來也是要到華將軍那裏做事情了。”
開口之人,個頭不高,其貌不揚。
雖然是文士打扮,可是在在場的這些文士裏面,卻有種格格不入之感。
而且開口說話之時,聲音也顯得比較沙啞。
不說其才能如何,單單看著相貌,聽聽聲音,就會讓人升起壹些輕視之意。
但徐庶卻面對此人,卻沒有任何的輕視。
因為他知道,此人雖然其貌不揚,相貌甚至可以用醜陋來形容。
可是此人,卻是壹個有真才實學的人。
是在場眾人當中,可以說最為聰慧,天資最好的壹個。
當下便道:“確實有此意。
倒也並非是要到那邊為官,只是想要先去那邊看上壹看。
看看對方到底會如何做。
看看真正的華雄,是什麽樣的。
等到有確切的認識之後,再考慮其他不遲。”
說完,就望著這其貌不揚的人道:“士元,不若妳我同行。
依照士元之才,到了那邊,必然能夠得到華雄重用。
也能夠施展抱負,展現才智。
不至於埋沒了壹身的本事。
戰亂將起,也該考慮壹下自身之事。
良禽擇木而棲。”
聽到徐庶的話,龐統想了壹下,搖了搖頭道:“還是不了,我已經有所打算。
前幾日,有友人來了書信,邀我前去江東。
聽說那江東孫策也是不錯,我想到那邊去看壹看。
如果是前幾日,這書信沒有來之前,我倒是可以和元直壹起前去華雄治下,遊歷壹番,見識壹下華雄的風采。
可現在,我那友人先來了書信,我也答應了其前去江東。
人言而無信,可是不成,只能是謝過元直的好意了。
聞聽龐統之言,徐庶大為可惜。
“元直這樣的人,不能壹起前去華將軍那邊,實在是令人心生遺憾。
不過人各有誌,我自不會強求。
希望士元,還有在座的諸位,都能有壹個光明的未來。
有壹個不錯的結果!”
說罷,就舉起酒碗,邀請眾人壹起飲用。
之前的那些辯論,到了此時已經被壹些離愁可不可抵抗的大勢所帶來的沈重壓力所代替。
飲過酒之後,龐統也拿起酒壇,給在座的眾人,壹壹斟滿。
而後端起酒碗道:“諸位好友,我今日也是向諸位告別的。
今後我等天各壹方,願人人都能安好……”
壹番相聚之後,眾人散去。
徐庶歸家,準備前去華雄治下,離開劉表這邊……
……
“徐庶徐元直,此人才幹不小,若是讓其來到了華雄那邊,必然會產生壹些威脅。
我以往和他交好,但也僅僅是交好。
現在涉及了根本利益,便不可將其放過!
必須將其拿下,不能讓他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