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章 人和人是有區別的
我的視界與眾不同 by 無知的米酒
2023-9-25 22:16
暫時孤身壹人在帝都的林少傑,差不多五點起床,除了飲水之外,林少傑屬於空腹運動半小時,然後才開始進食營養餐。
在其他集訓球員正式訓練前,林少傑已經在早餐和按摩放松後,完成了高負荷的壹個多小時的基礎訓練。
等到眾人齊聚壹堂的時候,林少傑重新開始了有球訓練,不管是運球還是投籃,都是私人訓練師頂替了謝政和的位置,不停的給他施加幹擾動作。
要知道,哪怕是林少傑的私人訓練師,也有過當年美職籃替補的水平,甚至在單純的某些技術方面,他們比壹些現役球員更為出色,只是因為身體的原因,沒辦法長時間高負荷的出現在比賽場。
反正其他球員看著那些試圖幹擾林少傑進攻的防守,感覺力道十足,防守動作兇狠,就差奔著人去的犯規動作了。
印象中的訓練師不是都挺沈穩的麽?
也只有看到這壹幕的謝政和才清楚,因為林少傑力量和身體天賦出色的緣故,這些訓練師才壹再加碼,否則常規的施壓根本起不到實質的作用,對於林少傑的提升極其有限。
而在林少傑的壹些特意加強的訓練項目中,不管是超遠三分還是低位技巧,林少傑都能給人壹種信手拈來的感覺,那時候的訓練師都是兩個人壹起上陣,否則想要單靠壹名防守球員?
林少傑壹個假動作就能晃開防守者。
就是這些看似枯燥乏味的動作,林少傑能夠壹直持續訓練很久,壹個背轉身能連的防守者不停的換人,妳就知道這個動作有多乏味了,甚至連在壹旁圍觀的球員看的都覺得累才停止。
而這些,只是林少傑的加餐前的訓練。
林少傑的加餐只是壹些水果粗纖維谷物等,熱量並不高,等到中間“加餐”完成後,洗漱過的林少傑再壹次的出現在眾人面前。
這個時候林少傑會做壹些相對輕松的運動,來保持自己的靈性,那段期間是林少傑“炫技”時刻,各種雜耍,比起街球更為實用,但花哨程度還不遜色。
出於保持手感與靈性的動作,展示了人與球的結合,華麗的動作委實有些誇張。
等到正式的午餐後,林少傑會在中午小憩片刻,大概壹刻鐘到半小時,然後下午就是正式的力量訓練。
和其他人常規的大肌肉群訓練不同,林少傑在力量訓練中占用時長並不算多,他三分之二的時間會放在核心與小肌肉群的力量訓練中。
那些訓練細致入微,甚至連手指發力的訓練方式都有,私人團隊中甚至為他創建了壹個臨時攀巖架,方便林少傑的訓練。
也許其他球員可以跟著林少傑壹起進行常規力量的訓練,但這種小肌肉群的訓練,他們連五分鐘可能都堅持不下去。
跨專業的訓練超出常規,妳仿佛看到壹個四肢修長的蜘蛛人僅僅依靠自己的上肢力量就能長時間的把自己倒吊,壹些需要下肢從腳尖發力的地方,幾乎不會給妳更大的發力空間,完全就是肌耐力與爆發力的最佳體現。
這些看似不正規的訓練和磚臺采訪前玩笑的訓練相比,難度提升太多了。
即使最常規的俯臥撐,那也是身負重物,單臂持啞鈴的單臂俯臥撐,能做到的沒幾個。
訓練時手臂上暴露出的肌肉以及過分誇張的核心力量,讓其他球員驚呼怪物。
“我艹,就這體格,也難怪能在美職籃混出來,太他媽的專業,牛皮了!”
孫大聖見過科比的訓練,也見過其他美職籃的力量怪,但是真沒有見過林少傑這麽誇張的訓練。
那些力量與耐力訓練幾乎會耗盡每壹位球員的體能,整個下午都在試圖告訴其他人,林少傑是在用力量訓練來保養身體。
等到林少傑離開健身房,其他人以為他會休息的時候。
林少傑又開始重復起了上午的有球訓練。
在極端已經消耗完所有的體能情況下,林少傑還要在運球以及投籃中穩定的輸出,真是苛刻的令人發指。
如果說第壹天的正式訓練,讓其他球員看到彼此的差距,當第二天來臨,林少傑身上套上類似“鯊魚皮”的訓練服時,大家知道什麽叫做地獄。
那套服裝壹直延伸到手腕與腳踝,除了肢端漏出來,其他補位完全被覆蓋,緊貼著身形的類膚著裝,讓林少傑的身形越發的修長。
可是所有人都知道,這玩意沒那麽簡單。
果然,在訓練師的告知中,大家才知道這玩意有多變態。
這款有點類似緊身衣的高科技玩意,會在很多關節處給身體增加“負荷,”讓球員的每壹個動作要比往常消耗更多的能量。
舉個最現實的例子,往常妳能夠投壹百個球,穿上這套服裝,可能會讓妳降低四成的出手次數,這套看起來很“平凡”的衣服科技含量非常高,也只有少數球員才能享受的起。
因為這套服裝的磨損率很大,想要作為常規裝備幾乎不可能,而且屬於私人定制款,成本高昂,也只有林少傑這樣的狗大戶才能當做“日用品”消耗得起。
壹瞬間,眾人想到了小巨人在水中恢復性訓練的模樣。
可是林少傑像極了“毒液”附身的模樣,若是拿著手機拍幾張照片,不知道能不能引爆互聯網!
不過這事情想想也就罷了,謝政和與小巨人那邊就不允許,沒有到正式開放日前,大家只能默默訓練。
壹群原本還處於競爭狀態的球員有些心灰意冷了,原先只屬於誰本事大誰上,誰跟不上誰下的,僅限於國家隊最終名額的競爭。
可是伴隨著林少傑展現出他在美職籃學到的,甚至自創的那些訓練方式後,其他球員開始感受到那噴湧而來的壓力。
特別是那群夢想踏上國家隊,然後以壹個職業球員莫可名狀的“國字號”身份重返隊內,繼續享受著“雞頭”待遇的球員。
妳願意這樣繼續蹉跎下去麽?
不少人問了問自己,好像真不願意。
之前有幸參加亞錦賽的球員已經深切感受過失敗的滋味,如果讓他們再來壹次,那個當年在亞洲籃球當霸主的心態也許就要崩了。
這是壹個五人運動,如果每次都要靠林少傑來撿回臉面,實在是有些說不過去,球迷們眼不瞎,總會看到的。
瞧瞧人家林少傑,榮譽比起在座的哪個都要多,可是停下了前進的腳步麽?
慣用的右手練完了再練習左手,不熟悉的人甚至誤以為他雙手全能。
但隊內的所有人都明白,林少傑也是後天練成的。
無球訓練時腳下的步伐訓練難度大的驚人,綁腿的皮筋在前後的縱向以及左右的橫向移動中,能夠快速的消耗球員的體能。
作為後起之秀的周奇在內線還試著和林少傑對抗了壹下。
不提力量,光是節奏幾乎就是林少傑在吊打這位太空易之後,備受期待的內線,那時林少傑的體能已經快見底了。
可是單純的依靠節奏,林少傑依然是血虐周奇。
這家夥在內線的節奏感實在是太好了,周奇相對內線來說更為靈活,哪怕是放在美職籃中都比較出眾的臂展,所有的優勢在林少傑的節奏面前被打擊的體無完膚。
至於力量,那是壹個所有球員不願提及的話題,這不單單是訓練,還是天賦。
正常人類大重量、高負荷的訓練後,身上總會有所損傷,可是林少傑呢,總會在訓練後由他的私人團隊進行各種“護理”與“保養,”隔三差五的還有相關檢查,來確定膝蓋等關節部位是否存在隱患。
那種精細程度看的令人發指。
可是每壹次檢查的結果令人驚嘆,就是在這種高負荷下,林少傑的身體靠著那身看上去並不粗壯的肌肉,保持的相當完美。
所有的“恢復性”與“提升性”訓練,幾乎不會對他的身體造成傷病隱患。
這不是天賦又是什麽。
有些球員是想要給自己加壓,結果就是頭天練習,第二天整個人都不對勁了,壹查就是打亂了原有的訓練節奏,身體吃不消了。
嚇的壹些人又恢復了往常的訓練,不敢跟著林少傑的節奏來。
要知道,運動員受傷後比賽狀態嚴重下滑從來不罕見,那種因為受傷狀態變好才是異類。
現在,林少傑並未受傷,但是他的存在嚴重的打擊到其他人了。
訓練比不過,身體更是比不過,也難怪這樣的“禽獸”會成功,正常人能和這樣的“異類”相比麽?
完全比不了!
就這樣,那些熟悉或不熟悉的球員,通過這幾天的訓練很快的知道,國字號裏誰是真正的大佬,根本就不需要用什麽訓練賽來檢驗,光是看看就知道彼此間的差距。
當然,該來的還是來了。
作為帝都的本土球隊,首鋼作為冠軍之師被拉出來給國字號當陪練很正常。
世錦賽隊伍中碩果僅存的朱西,亞運賽預備役中的翟小川,吉吉還有王小輝等人,這些都是他們帝都的老人。
只是現在隨著他們暫時調入國字號的兩支隊伍中,帝都倒是有些“殘羹剩飯”的感覺。
特別是朱西還有翟小川兩人,別看他們是在12年的奧運集訓中,最終被淘汰。
可是作為國青出身的他們比起林少傑來說更為正統,同時他們在CBA裏也是備受期待的球員。
這樣的種子球員放在國內的職業賽場,絕對是個香餑餑。
截至目前為止,職業生涯三分命中率不足四成的翟小川等人,在集訓期間可是瘋狂的加練三分。
因為這些球員很清楚,想要留在國字號,能被林少傑看中,那麽小前鋒這個位置上,壹定要具備出眾的外線能力。
特別是翟小川,難道他壹個兩米出頭的家夥想在內線和別人搶飯碗?
面對林少傑時的大個子根本不管用,林某人的臂展能讓教妳做人,而且在國際賽場上,拉不開空間還想得分?那不現實。
現在那些身高兩米壹以下,不打算在油漆區搶飯碗的同行們,首先要做的就是提高自己的外線命中率。
甭管是不是三分還是長兩分,沒有壹個穩定的出手,妳怎麽接得住林少傑的傳球。
機會給妳了不中用,那丟人的只是自己。
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帝都的球隊看到了壹個不壹樣的隊友,包括翟小川在內的幾個人,明明大家很熟悉,可是等到了正式的賽場上,就像是換了個人壹樣。
敢打敢拼就不說了,畢竟主帥們在壹旁看著,最關鍵的是這個命中率是不是高的有些驚人。
林少傑作為後衛幾乎沒怎麽出手,光是輸送炮彈了,上下兩節比賽,林少傑前後加起來出場時間不足25分鐘,甚至連大汗都沒出,就讓首鋼感覺到這個對手實在太過犀利。
要知道,作為13-14賽季的總冠軍,在聯盟裏擁有著“馬莫”組合的冠軍之師,面對國字號這個臨時組團的隊伍,居然沒有壹戰之力,這就有些嚇人了。
好說歹說,馬政委這種球員也是經歷過美職籃熏陶的,再怎麽樣……
謝政和與小巨人還有大郅等人壹言不發,實戰對抗的比賽呈現壹面倒的情況,賽前他們就有過這樣的心理準備。
人還是那些人,但是換了壹個控球的,整個感覺就不壹樣了。
壹場比賽下來謝政和幾乎不需要指導,不管誰上場,妳只需要控制住自己的行為,跟著林少傑的節奏來,妳就能得到機會。
沒有機會林少傑也能用自己的突破或者外線幫妳創造,投射還是攻入內線,那壹刻籃球只要到妳手上,妳就隱約有種感覺,知道自己下壹步的動作。
這是每壹個站在球場上的球員應有的覺悟,太他娘的神奇了。
不管是誰,下場後都得口吐芬芳發泄幾句,然後再羨慕的看著球場上的那壹幕。
不管登場多長時間,那種感覺真的很棒。
和打聯賽的感覺完全不同,就是那種我站好了,面前的防守球員還沒有做好準備,甚至露出大空擋,不管我是直接投籃還是持球進攻,都是空位或者壹馬平川的感覺。
鬼知道林少傑怎麽在那個時刻把籃球傳出來的,特神奇!
人和人的差距怎麽就這麽大呢,也沒見那家夥的腦袋有多大,怎麽就完全不壹樣?
感覺跨物種似的,恁誇張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