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道在諸天

新海月1

靈異推理

“給我打起精神來!”
“壹個個軟綿綿的,都沒吃飯啊!”
……
華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五十六章 短命的黃金時代

逐道在諸天 by 新海月1

2022-7-17 14:21

  話不投機半句多。李牧知道今日之後,同太上聖人之間的關系必然出現裂痕。可為了不卷入無盡的麻煩之中,他還是只能拒絕。
  原本還準備勸太上聖人別玩兒什麽化胡為佛,現在李牧也熄了念頭。要折騰就折騰好了,反正只要不影響自己就行。
  本來接引、準提度化的三千紅塵客對佛門沒有歸屬感,這股力量短時間內難以完成整合起來,太上聖人化胡為佛恰好給他們送去了壹個領袖,為佛門大昌奠定了基礎。
  眼不見為凈,李牧果斷的選擇告別離開。諸子百家齊出,雖然多是大能的馬甲,依舊不能掩蓋人族氣運鼎盛、人才輩出。
  論起風頭最勝,除了太上聖人的馬甲立下的道門之外,還有儒、法、墨、以及李牧搗鼓出來的劍宗。
  此刻遊歷人族,李牧對這些開馬甲的大能,果斷的選擇了避而遠之。
  沒別的原因,幹了虧心事最怕鬼叫門。
  別人創立儒家,他開小號在裏面搗鼓新儒學;別人開創法家,他開小號過去宣揚德法結合;別人搞墨門,李牧也沒忘留下小號搞……
  總之壹句話,那就是能剽竊的剽竊,能夾私貨的就盡可能的往裏面夾帶私貨,帶偏壹個算壹個。
  看似諸子百家還是那個諸子百家,可內核被帶偏的卻不只是壹個兩個,很多學說理念都偏離了創始者的初衷。
  對諸多大能而言,自家的學術理念就是自家大道的體現,豈能是說變就變?
  對待這種可能影響自己大道的“異端”,大家豈會有好臉色。若非現在各路大能馬甲遍地,很難進行鑒別是誰幹的,李牧的小號又玩兒的非常隱蔽,早就有人打上門來問罪。
  若是被帶偏了道路,有壹天發起大道之爭,幾乎不會有任何懸念。
  某種意義上來說,李牧現在玩兒的就是阻人成道。本來他也不想這麽幹,怎奈其中的誘惑實在是太大。
  大道三千、旁門八百,聽起來成道機緣不少,可是先壹步證道混元的修士,都會盡可能的占據更多的大道。
  雖然不知道混元之後的修煉,但多占據幾條大道準沒錯。鴻鈞和洪荒六聖就是最好的例子,個個都是涉獵廣泛的主。
  大部分的成道劫數,都是這些先行者布下的,明顯是不希望看到有後來者證道混元。
  相對而言,李牧還沒有那麽狠,想要徹底斷絕其他人的道途。開小號混過去,除了夾私貨、分氣數之外,更多的還是為了悟道。
  當然,若是機會出現,他也不會介意當壹會大道竊賊。竊珠者誅,竊鉤者諸侯,竊道者天道也!
  坑人者,人恒坑之。
  李牧在別的學派之中開小號,自然也不乏大能混入劍宗之中搞事情,想要將他往陰溝裏面帶。
  在人間界有利的數百年時光,李牧就遇到數十個馬甲小號。可惜劍宗的理念太過簡單,可操作性也要小得多。
  隱約之間,李牧發現幕後有壹只黑手,故意將各大學派往政治圈子上引。
  百分百九十九的學派,都有自己的政治綱領,提出了各自的治國方略。
  看似沒有毛病,實際上卻是將各大學派拖入到了天下紛爭之中。諸侯爭霸的戰場上,同樣也是各大學派的對決之地。
  知道歸知道,偏偏他還沒有能力阻攔。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各大學派門徒也不可能都是孤家寡人。出身直接影響他們的立場,進而影響到身後學派的選擇。
  這壹日,李牧遊歷到了蒼茫山,偶有所悟,心情大好的他,在此為有緣人進行講道。
  道音連綿不絕,余音繞梁三日不散,祥瑞之氣遍布全場,逼格上那是滿滿的。
  突然間感受到了天地間壹絲殺劫之氣,看了眾門人弟子壹眼,李牧若有所思地說道:“劫氣再起,人間兵戈征伐不斷,黃金時代要終結了!”
  直覺告訴他,人族的黃金時代不該這麽快結束,眼前的劫氣有人為催動、提前觸發殺劫的跡象。
  可惜幕後黑手藏得太深,甭管李牧如何推算,都沒有找到任何蛛絲馬跡。
  “老師,此次殺劫是什麽?”
  壹儒生打扮的書生問道。
  不同於後世傳道,這年頭還沒有那麽蔽叟自珍。大能傳道從來都是來者不拒,甭管是哪個學派的弟子,只要願意聽課都可以來聽。
  哪怕是存在理念沖突,那也是下面門人弟子的事情,做大佬那是相當的有氣度,不會刻意為難任何人。
  甚至很多時候大能馬甲相遇,都會上演當場求教的故事。沒什麽好丟臉的,為了大道上的更進壹步,些許顏面根本就不值得壹提。
  “諸侯爭霸,常年爭戰致使天下民不聊生,萬民積攢了大量的怨念,現在到了需要清算的時候。
  此次殺劫規模不算太大,主要是人間王朝更替,修行界不會摻合的太深,不會再現封神時期的慘劇,爾等無需太過擔心。
  當然,其中的風險還是有的。分裂的天下到了再次歸壹的時候,接下來的就看那路諸侯能夠笑到最後,期間註定少不了征戰殺伐。
  爾等有兩個選擇,要麽隱居山林、避世苦修;要麽深入殺劫之中,施展自己壹生的之所學。”
  李牧淡定的解釋道,仿佛對此全然不在意。下方壹眾聽道者,卻壹片嘩然。
  諸侯混戰了這麽多年,周天子早就成為了擺設,需要看各路諸侯的眼色行事。稍有不慎得罪了人,就要被人上門來問——鼎之輕重。
  如果不是在神話時代,天上有神靈庇護,凡間又和闡教牽扯頗深,大周早就成為了歷史長河中的壹抹塵埃。
  “天下歸壹”的理念,早就有人提出來,只不過並沒有被廣泛接受。畢竟,眼下主管三界兵戈、人間帝王更替的天庭兩方大帝,皆出自大周王室。
  甭管是勾陳大帝雷震子、還是紫薇大帝伯邑考,能夠獲得大帝之位都借助了大周的氣運。
  因果糾纏之下,大周帝國若是滅亡,他們也甭想討得好。
  作為封神殺劫最大勝利者的闡教也是如此。闡教十二金仙借助人道革鼎的大運渡過了封神殺劫,可自身也不可避免的同大周產生了因果牽連。
  盡管雙方的因果不似伯邑考、雷震子那麽深,可大周壹旦滅亡,闡教在人族的道統也會受到影響。
  不過這些問題,闡教早就做出了反應。除了原來的闡教道統之外,闡教同樣在人族搞出了馬甲小號,創立了新的學派。
  李牧非常懷疑當世顯學法家,就是原始聖人暗中搞出來的。沒有同太上聖人壹樣明牌,主要還是受門人弟子叛教的影響,不好意思在三界眾生面前露面。
  另外還有多個學派和闡教有關系,相對知名的如:廣成學派、終南學派……只不過影響力多局限性於壹隅之地,沒能夠成為當世顯學。
  馬甲都準備好了,拋棄大周也只是時間問題。現在繼續支持大周,主要還是為了氣運。
  “敢問老師,洪荒為何會劫數不斷?天下蒼生,何時才能夠真正享受太平?”
  壹邋遢道人詢問道。
  “天地以萬物養人,人無壹物以報天。天道註重平衡,因果糾纏之下,故有劫數誕生。
  至於蒼生不太平,那和天地沒有任何關系。世間蝗蠹遍天下,苦盡蒼生盡王臣。
  想要安享太平,唯有蒼生自己努力去博取那壹線生機。天下紛爭不斷、民不聊生,怨不到天地,皆在我人族自身也!”
  李牧選擇性的回答道。
  “天道重平衡”,只是劫數誕生的原因之壹。但殺劫像洪荒世界這麽頻繁發生的核心原因,還是人為催化的結果。
  可惜幕後的黑手李牧也惹不起,暗地裏在心中吐槽壹下還行,說出來那是會出人命的。
  “敢問老師,天下蒼生太平之道在何方?”
  順著聲音看去,問話的乃壹赤足、單衣的老者。不用想也知道,除了紮根於民間的墨者之外,沒有哪個學派能這麽苦行僧。
  可惜墨家終歸還是太過理想主義學派,其中的不少思想太過偏激,限制了學派的發展壯大。
  在人心純樸的時代能夠成為天下顯學,遺憾的是人心善變,這種理想主義是不可能持續的,屠龍者終歸會變成新的惡龍。
  縱使李牧努力往墨家塞私貨,也只是暫時替墨家保住了元氣,伴隨著戰國時代的開啟,墨家的沒落只是時間問題。
  不管怎麽說,這種為天下蒼生奔走、努力的理想主義者都是可敬的。
  略微沈思了片刻功夫之後,李牧慎重的沖老者回復道:“路在我的腳下,也在妳的腳下。
  不過這條道路上充滿了荊棘,通向著未知,若是壹直走下去,註定會被紮得遍體鱗傷。
  爾若是有心走下去,唯壹的辦法就是不斷強大自身。只有自身足夠的強大,才能夠真正改變這個世界!”
  說話間,李牧的神色也變得凝重了起來。銳利的目光死死的盯著老者,仿佛是在等待著他的選擇。
  ……
  就在李牧回答弟子問話的時候,三晉之地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牛逼哄哄的晉國土崩瓦解,天下正式進入群雄逐鹿的時代。
  齊、楚、燕、韓、趙、魏、秦七路諸侯率先脫穎而出,成為當世七大諸侯,威震著壹方山河。
  逐年升級的大戰,直接終結了百家爭鳴的輝煌。為了生存下去,各大學派不得不選擇和世俗諸侯聯合。
  當然百家卷入王朝紛爭之中,本身就已經不在純粹。質變、墮落速度之快,那是令人瞠目結舌。
  無力挽回大局的百家諸子,紛紛做出了選擇。或是前往人族兩大聖地隱居避世,或是選擇以身殉道。
  壹時間天地間血雨連連,仿佛老天爺都在哭泣,以漫天的血雨為殉道的諸子送行。
  其悲壯程度,那是感天動地。如果再少幾個大能馬甲,那就更加完美了。
  西土之地迦毗羅衛國,突然降生壹特殊王子,生來便天降異象,開口即沖上天喊道:“天上地下,唯我獨尊!”
  雖然顯得有些中二,但是效果卻是逼格滿滿。國人紛紛驚為天人,壹時間釋迦牟尼的大名轟傳西土。
  更令人驚奇的是釋迦牟尼生來就具有神通,壹日即壹歲,成長速度之快令迦毗羅衛國上下大為驚愕。
  若非釋迦牟尼降臨之際,霞光萬道仿若天人,恐怕早就被人視為妖孽。
  不到壹月就成年的釋迦牟尼,沒有留在王都之中享樂,有感於人世生、老、病、死各種苦惱,果斷放棄了世俗界的榮華富貴,選擇入世修行。
  開掛的選手不需要解釋,在短短的數年之內,釋迦牟尼的修為就蹭蹭往上冒,開始在恒河流域傳道。
  不到百年光景,釋迦牟尼的傳教團就被經營的有聲有色,成為了西土眾多教派之壹。
  這壹日,在為眾弟子講道之後,釋迦牟尼望了壹眼東海方向,突然沖天地宣誓道:“天道在上,釋迦牟尼有喊眾生疾苦,蒼生……
  今立下大乘佛教,以教化天下蒼生。自此大開方便之門,無論人神鬼妖魔,凡認同吾大乘佛教者,皆可入我之門墻……
  自今日之後,吾為如來!”
  話音落地,天空之中突然降下無盡功德。吸收功德之力後的如來,修為瞬間開始爆漲,外泄的壹絲氣息就逼得壹眾門徒紛紛軟到在地。
  “斬!”
  只聽得如來冷喝壹聲,壹道黑影出世,瞬間化為實體,渾身上下都充滿了煞氣,仿若要屠盡天下蒼生。
  看了壹眼自己的惡屍,如來冷漠地說道:“妳為黑袍如來,主佛門之殺伐劫數!”
  率先斬卻惡屍,顯然這是封神殺劫導致的。大劫暴露了人性最殘酷的壹面,讓惡的壹面占據了上風。
  取回了前世記憶的如來,自然也要受其影響。
  甭管怎麽說,都在截教混了那麽多年,通天聖人待他也不差,不可能這麽快就將感情斬斷。
  眼下雖然自立壹方,成為壹代教主,如來卻是壹點兒也不開心。
  聖人不是那麽好算計的,雖然借立下大乘佛教的契機斬出了惡屍,可是在聖人面前依舊不夠看。
  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何況還是被兩位聖人所惦記,能夠保持住鎮定,多寶的心性就算是不錯了。
  如果可以選擇,他寧願回去繼續做截教大師兄,而不是這個佛祖。
  遺憾的是多寶沒得選擇,修煉的唯我獨尊大道在截教看不到證道混元的希望,最適合他發揮的反而是佛門。
  若非如此,玄門三教那麽多弟子,就算是太上聖人要分化佛門氣運,也沒必要讓他這位截教首徒來幹。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