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千二百九十二章 獨尊儒術與百家爭鳴
穿越晚明之不朽帝國 by 博陵先生
2019-1-9 20:23
莫大的期望?
所有人聽到朱傑的話,都有些發蒙了,怔怔的望著朱傑。
朱傑淡淡說道:“很顯然,如果說在天下世子之中,哪壹個官員的威望最隆,現在憲之可以說是首屈壹指的了吧?”
孫傳庭點點頭,答道:“首屈壹指不敢確定,但是確實沒有人能夠越到憲之前面去了,論人品、論資歷、論學問,憲之都是不二人選!”
朱傑接著說道:“對啊,不過,朕推行新學以來,朝野上下,爭論不休,非黑即白,自從董仲舒罷黜百家以來,儒教坐大,占據大義,即便是黃老與佛學都難以獨自抗衡,況乎新學?憲之,朕知道妳最是公正不過,這才讓妳出使西洋,妳說的不錯,領略西洋風土人情,看看西洋的新學是什麽樣子的?在西洋各國,他們的君王皇帝是如何推崇各自的研究學者的,這些學者研究出來的理論、技術是如何被介紹到民間耕作、生產之中去的;原來中華立法,向來是漢人自己為之,為什麽到了近年,卻需要依靠西洋的人才方才能夠完成?為什麽西洋紅衣火炮威力遠勝中華的大將軍炮?為什麽中華的船隊只能遠到黑非,卻無法向荷蘭人深入東洋壹樣進入西洋?更遑論現在還有壹篇遼闊無比的美洲,正處於西洋人的侵奪之下?為什麽西洋人說我們的世界是壹個圓球?壹直向西或者壹直向東,能夠返回我們出發的位置?”
史可法心頭大震,這才發現了,皇上同意自己辭官,真的不是跟自己慪氣,而是背後大有深意啊……
“皇上,難道妳真的要推翻儒家在中華的位置?恢復先秦百家爭鳴的景象?”
史可法沈聲道。
“不錯,憲之,妳這句話算是說道點子上了!”
朱傑站了起來,高聲道:“有句詩說得好,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中華有多少才華橫溢之輩?都被儒家給壓制住了,無法在更大的舞臺上展現出來,被儒家壹壹指斥為異端學說,這不行,絕對不行!單單靠著吟詩作賦,妳們能夠讓農民用上更好的農具?單單靠著吟詩作賦?能夠讓商人提高絲綢產量?單單靠著皓首窮經,妳們能夠造出開花炮來?亦或是妳們皓首窮經,就能夠讓洪水改道,天降甘霖?但是,新學可以,心血能夠開發出更好的農具,能造出水力紡織車,能夠造出巨艦火炮,能夠疏浚河道,為什麽,還要壓制新學呢?憲之,此次讓妳出訪,就是讓妳看看在西洋,恪物之學是如何提升生產的效率的,其次,這壹次出訪,多帶商品錢糧,不要給朕帶那些沒用的回來,妳知道朕喜歡什麽,對,就是那些專門做學問的人,能給朕挖回多少來,就給朕挖回多少來,等妳這壹番出使回來,妳就不是這壹番的念想了!”
孫傳庭等人壹陣苦笑,看來皇上是鐵了心要將儒家給踩下去啊,千軍萬馬都拉不回來,為什麽?為什麽他這樣痛恨儒家?沒必要啊……
“皇上,難道您就真的不給儒家留下壹席之地嗎?難道就真的要將儒家趕盡殺絕?”
壹旁的黃道周痛哭流涕,突然跪倒在地說道:“泱泱中華兩千年,能夠長盛不衰,全賴儒教之功,沒有了儒教,沒有了儒教的教化……”
“幼玄!”
朱傑差點氣死,自己正說得來勁,這個老家夥跑這裏哭喪來了!
“誰說我要將儒家趕盡殺絕了?就是妳想讓儒家斷了根,朕還不願意呢!滾起來!”
黃道周眨巴眨巴眼睛,皇上這到底唱的哪壹出啊!
朱傑嘆口氣,答道:“朕不是要將儒家斬盡殺絕,而是剛剛史可法說的百家爭鳴!再也不要什麽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了!壹家獨大,不管是在朝堂,還是在學術,這個最要不得!未來,連帶著科舉都要進行革新,徹底拋棄八股那老壹套!儒家推行仁政,崇尚忠義,自然是沒有錯的,但是卻是故步自封,少了那麽壹份進取之心,壹個國家,壹個民族,沒有了進取之心,勢必是要衰落的,妳們想想,漢唐之時,我們何曾會被異族逼迫到山河破碎的地步?”
壹旁的李巖點頭道:“先秦之時,有儒墨道法四大家,各有所長,也各有所短,是以山河初定之時,大多采用黃老之學,江山鼎盛之時,則是儒法並用,終究還是儒家占據著主導的地位,不過,重文輕武之風,越來越盛,從大宋立國開始,中華就壹代不如壹代了,其中確實有儒家之錯,耽於四書五經,四體不勤,五谷不分,如何還可能有進取之心?”
朱傑贊賞的看了李巖壹眼,接著說道:“所以,妳們要清楚,道德不能沒有,但是不能成為我們前進的束縛,如今朕居地位,這皇位不是最重要的,儒家不是最重要的,黃老、佛教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泱泱中華萬萬漢人不能受到任何異族的欺辱,只有這壹個,才是比天地還重,萬萬大明君臣子民的利益,重於壹切!為了大明的千秋萬代,為了漢人永不受辱,那就只有這壹條路,先將別人打趴下,踩著別人的屍體站在巔峰!憲之,妳現在還看不透徹,等妳走壹趟西洋,看看外面的弱肉強食,親自領略壹番,妳就明白了,這個世界本來就是如此,強者越強,弱者越弱,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史可法慨然道:“皇上,且不論孰是孰非,既然皇上講這件事情交給了臣,那臣肝腦塗地,在所不辭,壹定要弄個究竟出來!不搞出個名堂,那就永不返回大明!”
“好!”
朱傑叫道:“有妳這句話,朕就放心了,憲之,壹個月以後,朕親自到遠郊為妳送行!朕等著妳滿載而歸的那壹天!”